上世纪末,英国做了一个亲子研究的试验,把一对母子放在一起,将婴儿笑眯眯的脸朝向妈妈的脸,而妈妈则表现出愁容满面、无精打采的样子,完全不注意孩子,只是沉浸在自己忧伤的精神世界中。过了一会儿,婴儿看着妈妈忧郁的脸,笑容开始慢慢消失,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渐渐地婴儿的脸部表情也与妈妈一样抑郁起来,与妈妈的情绪达成了一致。
妈妈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
这个实验是精神分析关于儿童发展心理的母婴研究,结果发现母亲与婴儿的互动中,自身精神状态对孩子的自我塑造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亲子关系中,孩子是根据妈妈的回应,慢慢形成自己的处事方式,最后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征。
著名的精神分析家Fonagy研究证实,婴儿出生5个小时之后就会与妈妈建立起情感共鸣,也就是说孩子的情感启蒙来自于母亲,孩子成人后情商的高低亦取决于母亲初期的教养态度。
如果一个妈妈在生下宝宝后,情绪稳定、快乐,态度温和,那么宝宝就会与妈妈的情绪产生共鸣,感受到来自妈妈的快乐情绪和处事态度,在他们之后的自我发展中就会效仿自己的妈妈,情绪就会快乐、温和、正面,表现出自信、乐观、接纳等高情商的品质。
如果一个妈妈在生下宝宝后,情绪不稳定、不快乐,诸事不满意,或者忧心忡忡、患得患失,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抑郁的养育风格,她的孩子自然会被一种抑郁的情绪笼罩,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日后会表现出不自信、悲观、拒绝等低情商性格特征,严重者会导致孩子的人格障碍。
学会自我成长,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
妈妈作为影响孩子社会性行为的第一人,对孩子的情商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妈妈脸上的忧伤与快乐直接影响宝宝的情绪。
所以,妈妈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必须学会自我成长,将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快乐和不安因素自己消化掉,至少在孩子面前要隐藏起来,努力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乐观、正面的形象,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愉悦的亲子氛围更易引发出孩子内在成长的“善”的需要,这种“善”的需要将激发起孩子交往、宽容和给予的动力,美好的品质在这样的状态下更容易养成。
刘老师温馨提示:
幼小的孩子只有看到妈妈脸上轻松的微笑,才会形成安全感,才能更进一步地养成更多高情商的品质,积极、乐观的妈妈才能养育出高情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