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小知识:膀胱肿瘤中约95%来历于膀胱上皮,少数来历于间叶组织,如纤维组织和肌组织等。膀胱的上皮性肿瘤中绝年夜大都为恶性,只需少数为良性,包含乳头状瘤、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其中以移行细胞癌最多见。一、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transitionalcellpapilloma)可产生于膀胱粘膜的任何部位,但以膀胱侧壁和三角区最多见。临床上首要表示为无痛性血尿。膀胱乳头状瘤切除后易复发,与低度恶性的乳头状癌难以区分。真正良性的乳头状瘤很少见,在膀胱乳头状肿瘤中仅约占1%~2%。病理转变乳头状瘤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一般体积较小,约0.5~2.0cm,在膀胱粘膜概况构成乳头状崛起。有时乳头颀长呈绒毛状或分支状,有蒂与膀胱粘膜相连。颀长的乳头漂浮于尿液内,易折断脱落,引发血尿。镜下可见膀胱粘膜移行上皮增生构成乳头状崛起。乳头概况被覆上皮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很是相似(图12-31)。细胞...电切术:
膀胱肿瘤电切术方法有哪些呢?你知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吗?下面介绍“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肿瘤电切术适应症:表浅膀胱肿瘤、未浸及粘膜下层者,不论其大小、部位和病理分级,均可适用。
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前准备:
1.经尿道电切肿瘤的病人小知识:病人的生存期。...均需备血。
2.应进行静脉肾盂造影除外并存的上尿路肿瘤。
膀胱肿瘤电切术麻醉:对于经尿道电切肿瘤病人,完满的肌肉松弛很重要,可在全身、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进行。
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步骤:
1.进行电切术之前,需检查电切镜是否处于备用状态。电切镜包括三个部分:外鞘、芯子和手术镜,检查窥镜以30°成角者最为适用。应事先试调其照明度及其电切效能。
2.外科用电切器需使用高频电切刀具100~300万频率次/秒,常用电圈为直径0.25mm~0.3mm。电切器在加压踏脚开关时应能产生报警声音,电切和电凝的踏脚应能发出不同声调,术者能从不同声调判明所用踏脚是否正确。
3.冲洗液冲洗液应能从距膀胱1m的高度畅流。冲洗液应不含电解质,以免导电损伤膀胱,并使电刀在实际使用时失去灵敏性。常用的冲洗液为4%葡萄糖溶液、甘露醇、山梨醇或1.1%甘氨酸。蒸馏水可致溶血,亦不宜应用。
4.初步膀胱镜检查在进行膀胱肿瘤电切术之前,先对膀胱肿瘤的分期和分级以及肿瘤周围膀胱粘膜的情况进行了解。
5.插入电切镜在插电切镜之前,先插一尿道金属探子,明确尿道的管径够大。24号电切镜管鞘须用28号金属探子。向尿道内注入润滑剂如甘油或橄榄油,避免使用液体石蜡,它能产生油珠,模糊视野。将电切镜的外鞘及其镜芯插入膀胱,拔除镜芯,换置手术镜。用30°成角窥镜从各个角度观察、熟悉肿瘤的特点。
6.电切到肌层所有适合电切的膀胱肿瘤应该将基底部切开,直达肌层。切除的技术,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是否为乳头状、带蒂、或广基和实体以及根据其位置而略有不同。
小而有蒂乳头状瘤,1cm直径者,经膀胱电灼和经膀胱电切均易将其破坏。当需行活组织检查时也应行电切。电切时,膀胱需以冲洗液充满,将电切镜的电切襻置于肿瘤之后,电切不仅切除基底部,还应包括基底部周围的一圈正常组织,电切不必太深,电切襻应刮到下面肌层的表面,然后仔细观察电切区的切缘,并进一步切除残余肿瘤。
对于3~4cm直径中等大小的带蒂肿瘤,可先切断其蒂部。先找到肿瘤的一侧,可见肿瘤绒毛悬垂于正常膀胱粘膜之上。将电切镜的电切襻置于绒毛之后,然后朝术者的方向电切,显露蒂一侧。当蒂被切得较细时,肿瘤漂摆;当蒂被切断时,肿瘤漂离视野。电凝肌层的动脉出血,不应电凝绒毛中的出血,这种出血,很难找到,而其蒂部的电凝可切断这种出血的来源。检查蒂的切缘,用反手的电切手法,即将电切襻向术者的相反方面推动,切除残余肿瘤,但切忌切得过深。
同样大小的宽基乳头状瘤可用长条块的电切手法从肿瘤的一侧切到另一侧。应保持膀胱膨胀,使肿瘤之下的膀胱肌层伸长内凹,不易被电切襻损伤。电凝由肌层而来的动脉出血。然后继续电切,直到肌层显露平坦基底为止。
至于几乎填满膀胱的大乳头状瘤,只要未浸润肌层,可分次将其完全切除,但不能从蒂部开始。肿瘤较多而散在分布者,亦可分次电切,一般经2~3次手术,基本能全部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