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疼痛的护理:介入治疗2~3天内,因肿瘤组织坏死可引起肿瘤区疼痛。护士在加强病情观察的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安慰工作。对于疼痛不能耐受时,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便和其他并发症引起的疼痛区分开来,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止痛药。
(5)胃肠道反应的护理:术后应禁食4~6h,由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症状。护理上做好解释工作,给予胃复安、枢丹注射,使胃肠道反应有所减轻。饮食宜清淡,少量多餐,加强口腔护理,减少不良刺激,促进毒素排泄。
(4)体温的监测: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根据病情给予及时的物理降温,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出汗多时及时给患者更换床单、被单、衣裤,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3)水化护理:由于局部灌注大剂量的抗癌药物,毒副反应较明显,水化治疗尤为重要,术后3天内行静脉输液每日2500~3000ml,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滴速,60~80滴/min,如老年或心肾功能不全者酌减。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不少于2500ml,排尿要求3000ml以上,以便药物毒素能通过肾脏尽快排出。
(2)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应注意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肢体颜色的变化,尤其是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末梢血运、皮肤温度。
(1)穿刺局部的护理:介入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局部血肿,故术后穿刺点压迫15min后用一卷绷带压迫穿刺点,行绷带加压包扎,术侧肢体于伸直位制动8h,患者卧床12h.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皮下瘀血,如有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穿刺点干燥,预防感染。
术后护理:
3术后护理3.1穿刺部位的护理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4h,穿刺部位加压盐袋6h,避免因用沙袋尘土漏出引起伤口感染,嘱病人术侧肢体伸直制动8h.严密观察术侧肢体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颜色,观察穿刺点皮肤有无淤血、血肿,敷料有无污染、盐袋有无移位,异常时及时处理。
2术中护理介入治疗过程中,护士除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外,还应严密观察注入药物情况,注意观察栓塞剂运行情况,切忌栓塞剂返流入非靶血管;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烦躁不安、寒战发冷、发绀等症状应立即加大给氧流量和浓度,并做好急救准备;随时观察有无咳痰及痰性分泌物情况,及时给予处理。
1.3心理护理介入治疗病人多数表现烦躁、恐惧、焦虑、悲观等,对治疗持怀疑态度,或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若手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不到位,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大多数肝癌病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因此医护人员要多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及病人的心理反应,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因人施教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对于心理健全、开朗乐观、对疾病知情的病人,护士多给予鼓励,耐心细致地讲解介入治疗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处理原则,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对心理脆弱、对本病不知情的病人,护士在与其交流沟通中应谨慎、委婉、乐观,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传达给病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病人的心理防御能力,同时多与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建立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肝癌的护理(3)术前常规准备:术前应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酶原时间,术前6h禁食水,嘱患者洗净穿刺部位的皮肤,做好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按医嘱做碘及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肝癌的护理(2)健康教育:晚期肺癌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介入治疗缺乏信心,表现有疑虑、恐惧、紧张等心理。责任护士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详细说明介入治疗的基本治疗原理和过程,关心体贴患者并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卧床及术肢制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训练患者在床上排尿、排便的方法。
1.2术前护理(1)知识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康复知识及专业护理指导,根据有关护理问题,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帮助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掌握自我护理技巧。
肝癌的护理1术前护理1.1基础护理病人术前须注意营养补充,鼓励病人摄入易消化的高营养、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术前手术野备皮,碘过敏试验,术前4h禁食。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为使介入治疗能安全顺利进行,减少毒副作用,责任护士必须掌握治疗前患者的有关资料,如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疾病的发展经过及治疗情况;患者对目前治疗计划的认识等。同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应作出评价,包括营养状况、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对身体状况差,如极度消瘦、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低于正常值者,应先加强支持疗法,待身体状况好转后再行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