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治疗 舌癌——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2/5/6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一、诊断

(一)临床诊断

舌癌小知识:癌复发症状时必然要及时医治,只需及时医治才是患者康复的保障。宫颈癌复发会增年夜医治难度,患者必然要高度警戒宫颈癌复发症状的呈现,那么如何才能精确的医治宫颈癌复发症状呢?宫颈癌复发症状给患者带了了严重的安康风险。严重的宫颈癌变会导致不孕不育和死亡的呈现。大夫提示:宫颈癌一旦复发,医治难度就加年夜了许多。要预防宫颈癌复发,一是选对初度医治编制,二是平常平凡注重预防办法。只需两个方面同时着手,才会最年夜限度降落复发率。病院对于宫颈癌复发症状的医治采取的是中中医连络冲击疗法。综合医治冲击疗法医治晚期恶性肿瘤具有生效快、疗效好、毒副反映小、合用对象广等特性,综合应用包含内科手术、化学药物医治、放射线医治、中医药医治、生物医治、心理医治、替代医治等各类医疗手段,有效杀灭肿瘤细胞,缩小瘤体的同时节制扩散转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呈现宫颈癌复发症状要及时医治,不可以等闲疏忽疾病的风险。若是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征询病院,...诊断多无困难,早期因无症状或症状较轻,不为患者重视,往往导致延误诊治。

1.临床表现 初期为小硬结,逐渐形成明显肿块,继之中心出现溃疡,边缘微隆,微痛,经久不愈。合并感染时疼痛加剧,可影响饮食及吞咽,甚则说话张口困难。

2.凡舌部硬结、糜烂、溃疡,经久不愈,应作舌病理学检查,有确诊的意义。

3.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有助于了解转移情况及本病的分期。

(二)临床分期

原发肿瘤(T)分期: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O:原发灶隐匿。

T1:肿瘤直径≤2cm。

T2:肿瘤直径>2cm,≤4cm。

T3:肿瘤直径>4cm。

T4:肿瘤侵犯邻近区域(穿破骨皮质,侵犯舌深部肌层或舌肌,或上颌窦,或皮肤)。
区域淋巴结(N)分期:

NX:无法评估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O: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3cm。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3cm,≤6cm。

N2b:多个单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

N3: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6cm。

远处转移(M)分期:

MX:无法评估有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代号如下:骨髓MAR。

二、鉴别诊断

舌癌常与白斑、结核性溃疡、良性肿瘤及癌样病变相鉴别。

1.白斑 是粘膜上皮增生和过度角化而形成的白色斑块,稍高于粘膜表面,患者自觉有粗涩感,可发生于颊部、唇、舌、龈、腭等部位。舌粘膜白斑则好发于舌侧缘及轮廓乳头前的舌背部。其发生主要与吸烟、残牙及不合适假牙的刺激、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有关。一般可分为3度:I度白斑为浅白色,云雾状,质软,无自觉症状;Ⅱ度白斑略高于粘膜表面,边界清楚,往往有浅裂,可有轻度不适;Ⅲ度白斑应看作癌前病变,表现为白斑粘膜增厚,表面粗糙为颗粒状或乳头状,局部有异物感,甚至灼痛。I、II度白斑可行去除病因治疗或局部用药等治疗,Ⅲ度白斑则需要手术切除并作组织病理检查。

2.结核性溃疡 病变多发生在舌背,偶尔在舌边缘和舌尖。常与活动性肺小知识:肺清化颗粒、健脾益肾颗粒等。...结核伴发或有肺结核病史。表现为溃疡表浅,边缘不齐不硬,表面不平,常有灰黄污秽渗出液,自觉疼痛,有时多发。全胸片检查、抗结核诊断性治疗有助于于鉴别诊断,必要时可作活组织检查。

3.乳头状瘤 多发生于舌尖边缘、舌背、舌后少见,粘膜表面有细小乳头,外突,2~4cm,边缘清楚,周围组织软,基底无浸润,需要手术切除。

4.纤维瘤 口腔各部位皆可发生,生长于粘膜下层,大小不等,硬度不一,边界清楚,活动,生长缓慢,需要手术切除并作组织病理检查。

5.口腔单纯性溃疡 多见于老年人,常有坏牙或不合适假牙易引起,好发于舌侧缘,溃疡的部位、外形与刺激物相对应。溃疡深在,周围组织软,有炎性浸润,无实质性硬块。如拔去坏死或停用不合适假牙,多可短期自愈,如一周后未见好转者,需要作组织病理检查以确诊。

6.血管瘤 病期较长,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现,好发于唇、颊、舌等部位,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可单发可多发,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可浅可深,表面粘膜光滑,多呈黯紫色,质软,有压缩性,根据病情可行手术切除或硬化剂注射或液氮冷冻等治疗。

7.淋巴管瘤 常见于小儿、青少年、好发于舌、唇、颊等部位,于舌则多发生在舌背,肿瘤多为弥漫性,为成片细小乳头状肿物,有光泽,微突出舌面,表面不平,较舌色稍稍浅。因常与血管瘤并存,可见混以红色或紫红色小颗粒或小结。淋巴管瘤无压缩性,反复感染则瘤体变硬。需要手术切除。

8.复发性口疮 可发生于口腔各处粘膜。初起为水疱,疱破后呈凹形溃疡,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3mm,溃疡表浅,有黄色纤维出物覆盖,可单发或多发融合成片,边缘整齐有红晕,周围组织软。患者感烧灼样疼痛,饮食、语言亦受影响。本病程,10日左右可以自愈,不留瘢痕。其病亦可此伏彼起,反复发作达数十年。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cancer/cta/20120506/61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