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肿瘤 神经鞘源性肿瘤病因及症状

2012/5/11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神经鞘源性肿瘤病因及症状:神经源性肿瘤是成人和儿童最常见的纵隔肿瘤,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如神经鞘瘤、黑色素沉着施万瘤颗粒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其中恶性肿瘤有恶性施万细胞瘤和神经源性肉瘤。手术治疗小知识:手术医治及时且充实,治愈的比例年夜约为60%。Ⅲ级中间性软骨肉瘤的预后较差,生存率约为40%。中间性软骨肉瘤的预后基本上依赖于两个身分:组织学的恶性度和精确的手术方案(普遍性或根治性切除,不克不及有净化)。以上是关于“骨膜性软骨肉瘤表示为软骨性肿物”的文章介绍,对于浩繁癌症患者来讲,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后,最耽忧的便是转移和复发,一旦呈现转移和复发,便会增添医治的难度,患者很有可能是以而落空生命,手术后当即便用cls自体免疫细胞疗法,能迅速清晰散在癌细胞和藐小病灶,有效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并且循序提高免疫力。...是惟一的方法,恶性肿瘤术后还需放疗提供生存率。

神经鞘源性肿瘤病因:

1、神经鞘瘤

来自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生长缓慢。肉眼上,神经鞘瘤包膜完整与起源的神经纤维紧密粘连,比较坚硬,灰黄色或粉红色。切面上呈年轮样。显微镜下可看到两种细胞:Antoni A是纺锤状细胞,呈致密无血管的栅状排列,Antoni B有黏液瘤的改变及多发囊性区,血管壁增厚并有透明变性。电镜检查Antoni A细胞有许多从细胞体发出的小胞质突,Antoni B细胞缺少这些胞质突,但胞质丰富并有复杂的细胞器。

含黑色素的施万细胞瘤除发生在脊柱旁沟外,也发生在椎管内。粒细胞瘤是神经鞘细胞起源的,Aisner等(1988)报道了一例两侧脊柱旁沟同时发生的粒细胞瘤。

2、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较神经鞘瘤少,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鞘组成肉眼上似乎有包膜,切面灰白半透明,有小圆凸或梭形肿胀,但显微镜下看不到真正的结缔组织界限。组织学上,增生的神经膜细胞鞘及许多轴突构成了交错的网络,细胞不呈栅状排列电镜下观察肿瘤是由伸出少数粗大胞质突的长形细胞构成在广阔的胶原基质中偶尔可看到有髓鞘的或无髓鞘的轴突。

丛状神经纤维瘤是神经的弥漫性梭形增大和(或)沿着神经走行分布的多发性肿物脊柱旁沟的交感神经干、迷走神经、膈神经均可见到,但左侧迷走神经的近侧端,即主动脉弓以上或主动脉弓水平更为多见。

3、神经源性肉瘤

(恶性施万细胞细胞瘤) 成人神经源性肿瘤中,不到10%为神经源性肉瘤,肿瘤多位于后纵隔偶可在前纵隔见到;附近的结构常受侵犯,并能发生远处转移。显微镜下可看到细胞数异常增多,核多型性及有丝分裂。

神经鞘源性肿瘤临床表现:

神经鞘源性良性肿瘤,多数无症状,往往在常规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而少数病人其症状常是由于机械原因小知识:启事。若是意识转变俄然,并伴有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瞳孔不等年夜时,起首斟酌颅内压的改变,此时应行头部CT查抄。若是血液生化查抄正常,病人仍有乏力等临床表示时,多是激素填补不足或激素减量过快,造成激素程度低下。总之,当患者呈现意识障碍时,应按照多方面的数据来评价其启事,并及时陈述大夫,积极共同急救。 在做颅咽管瘤手术前对病人的目力视野的环境有所记实,手术今后要对目力视野再进行评价,以掌握手术后的颅内转变,一般在病人术后精神状况好时查抄,若是目力视野比术前有所降落,通常为手术损害所致;若是产生俄然性的转变,斟酌颅内是不是出血,及时通知大夫、做出措置。 作为颅咽管瘤患者的家眷,在颅咽管瘤术后应积极共同医护职员对患者进行察看。瞳孔的转变往往早于生命体征的转变,所以术后必然要加强对两侧瞳孔的察看,若是有异常应及时陈述大夫措置。给予响应的措置。血压逐渐升高而构成高血压,常提示颅内高压;脉搏慢而有...引起,如胸或背部的疼痛是由于肋间神经、骨或胸壁受压或被浸润咳嗽和呼吸困难是因为支气管树受压,Pancoast综合征是臂丛神经受累,Horner综合征是颈交感链受累,声音嘶哑是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有3%~10%的病人因肿瘤伸入脊椎,在椎管内呈哑铃状膨胀生长可出现脊髓受压症状,下肢麻木活动障碍。虽然患哑铃状肿瘤病人中60%的病人出现与脊髓压迫有关的症状,但仍有一部分无症状。当肿瘤生长巨大或恶变时可占据一侧胸腔,使纵隔向健侧移位,病人的肺脏完全被肿瘤压缩而无功能,逐渐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症状加剧,并可导致喘鸣。肺受压后部分不张,可反复出现肺部感染,咳嗽、多痰发热、有些可出现急性呼吸困难。并且可使气管移位患侧呼吸音消失,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由于心脏的移位、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食管可出现吞咽困难。一般从无症状到有症状,为3个月~3年不等,有报道最长可达14年之久纵隔神经纤维瘤恶变者很少见。恶性神经鞘瘤因生长快,症状出现往往较早较重,常因肿瘤侵犯邻近的组织而出现剧痛。

神经鞘源性肿瘤的发病年龄20~50岁,偶尔见于儿童。男女之间发病相似。但神经源性肉瘤多倾向于发生在患有良性神经鞘瘤的两端年龄的病人,10~20岁和60~70岁年龄段。了解病史后依据临床表现不易诊断。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神经纤维瘤病伴发胸腔内神经纤维瘤时,须与罕见的脊膜突出症相鉴别。因其有周身性神经纤维瘤的表现故不难诊断。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cancer/cta/20120511/62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