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肿瘤治疗模式(手术、放疗、化疗)依然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进入20世纪后半叶,生物学发生了革命性的进展。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如同20世纪前半叶物理学方面的发展导致影像学、同位素、核能和激光的应用一样,必然导致临床医学包括肿瘤学的重大变革。靶向治疗正是这一变革的产物,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和良好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代表着肿瘤治疗的未来趋势。肿瘤药物治疗也已从传统的“地毯式轰炸”发展到目前的“精确制导”分子靶向治疗新纪元。
分子靶向药物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它只针对肿瘤细胞发挥作用,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全身毒副反应较低。
(2)患者可以长期使用该药物,直到病情出现进展为止。
(3)尤其适用于难以耐受或抗拒放、化疗,以及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
但是,分子靶向药物很讲求个体化,它并非对全部肿瘤患者都有疗效,仅仅“青睐”于患有某种特定肿瘤的特定人群。
目前已有大量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运用于临床,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可和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肿瘤治疗手段结合,综合治疗,取长补短,“协同作战”。如格列卫,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效率高达90%以上,对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是一大飞跃,既往只有骨髓移植才有治愈的可能,但移植风险大,死亡率高,自从有了格列卫,它的高效、低毒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变成一慢性疾病,同时对胃小知识:胃癌为我国多发肿瘤之一,占全数恶性肿瘤20%摆布,消化道肿瘤首位。胃癌的产生演化要颠末20年以上的历程,初期仅有一般消化不良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胃脘疼痛是胃癌最早呈现的症状,初期往往不较着,仅有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或重压感、或隐约作痛,常被误诊为胃炎、胃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肿瘤生长到必然程度,疼痛减轻或延续不减缓。还有恶心、呕吐、呕血、便血、食欲减退、进行性肥胖、腹泻。晚期因肿瘤耗损及畏食等,常呈现恶液质,病人极端肥胖。后期在上腹部能触及包块,压痛,肿物可勾当也可固定,坚固有时呈结节状。胃癌一旦确诊后应尽早医治,胃癌医治通常是采取手术切除,再给予一个阶段的化疗。胃癌总的饮食原则是采打消化的食品,含蛋白质、脂肪较丰硕的烹调较烂的食品,尽可能削减食品中粗纤维的含量。必须注意:不容易消化的粗糙食品可以加沉痾人的病情。胃癌常见的归并症有:(1)倾倒综合症:因为幽门对胃对食品的节制能力损失,...肠恶性基质细胞瘤(GIST)有效率也高达80%。美罗华,对B细胞淋巴瘤单药显效率达50%,与化疗联用,有效率可达95%~100%。赫赛汀用于治疗HER2/neu阳性的晚期乳腺癌及其它肿瘤,单药显效率16~25%,与单药化疗联用有效率可达45~80%。易瑞沙、特罗凯对肺腺癌有效率超过50%。贝伐单抗、恩度广谱抗肿瘤血管生成,明显提高有效率和生存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从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小知识:病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晰,因此贫乏“殊效”医治,使癌症的疗效至今还使人不很对劲。
...的不断认识,越来越多的肿瘤治疗靶点被发现并构建相关药物,更多、更有希望的药物也在快马加鞭地研制和早期临床试验中。我们相信,分子靶向药物家族的不断发展壮大,必将给肿瘤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