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分子杂交

来源:39健康网a-A+

 核酸的分子杂交是定性或定量检测特异RNA或DNA序列片段的有力工具。它是利用核酸分子的碱基互补原则而发展起来的。在碱性环境中加热或加入变性剂等条件下,双链DNA之间的氢键被破坏(变性),双链解开成两条单链。这时加入异源的DNA或RNA(单链)并在一定离子强度和温度下保温(复性),若异源DNA或RNA之间的某些区域有互补的碱基序列,则在复性时可形成杂交的核酸分子。

...[详细][收起]

不合宜人群: 没有

检查前禁忌:注意正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


(1) rRNA-DNA杂交:

变性rRNA与变性DNA混合时,rRNA与其互补的DNA链形成杂交双链,rRNA分子与异源DNA杂交时,也能在其同源区形成互补双链,这种杂交双链的稳定性与其同源性成正相关,适于细菌属及属上水平的分类研究。现最常用的是硝酸纤维膜结合法。

(2) 核酸探针技术

应用核酸探针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核酸是临床诊断学的重大发展,其原理是用带有酶、化学荧光物、放射性核素或生物素标记的已知序列特定DNA片段(称为探针),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原则探针与待测标本中的核酸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从而鉴定标本中有无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基因及其分子大小。常用核酸探针技术有固相杂交(斑点杂交、原位杂交、Southern印迹、Northern印迹等。)和液相杂交技术。

核酸探针适用于直接检出临床标本中的病原微生物,不受非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因此对某些尚不能分离培养或很难分离培养的微生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探针标记的不断改进,检测试剂盒商品化,操作更简便易行。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fk/nxxb/azb/19700101/133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