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疝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股疝
股疝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股疝

  股疝易嵌顿、绞窄,故应及时手术治疗,以封闭股管,阻断内脏向股管坠入通路。手术有经股部入径和经腹股沟入径两种

  1.经腹股沟手术 分为腹股沟上入径和腹股沟下入径2种手术。

  (1)腹股沟上入径(图3):采用斜疝切口,逐层解剖显露腹股沟管后壁,将圆韧带(精索)牵向上,在腹股沟韧带上内侧切开腹横筋膜,即可找到股环和疝囊颈。切开疝囊颈,回纳疝内容物,于股环上方行疝囊高位结扎,远端疝囊不需处理。遇有嵌顿性股疝必须将股环内界的髂耻束返折部和陷窝韧带剪开松解,再将疝块推送回纳,切忌在股管上口提拉嵌顿的疝内容物。

  

 

  股疝的修补是将腹股沟韧带、骼耻束、陷窝韧带与耻骨梳韧带缝合以闭合股环,注意避免误伤股静脉;亦可采用Mc Vay法将腹横腱膜弓、腹横筋膜的上切缘以及联合肌腱缝合于耻骨梳韧带,并在外侧缝到股鞘和精索的内侧处。

  (2)腹股沟下入径(图4):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作一直切口,切开筛筋膜显露疝囊,切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疝囊高位结扎后将腹股沟韧带、髂耻束、陷窝韧带与耻骨梳韧带、耻骨筋膜缝合以闭合。

  

 

  腹股沟入径虽有两种方式,但多采用腹股沟上入径。其优点是能清楚地显露股环,真正做到疝囊高位结扎和缝闭股环。对绞窄性股疝股环,更应采用腹股沟上入径,以便更好地处理绞窄的疝内容物,这些都是腹股沟下入径无法做到的,后者惟一优点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

  2.股部入径手术 经股部手术可直接进入疝囊,术中操作简便,但显露较差,特别当疝囊较大时不易高位结扎,股疝嵌顿时不易解除嵌顿,发生肠坏死时也不易行肠切除术。

  (1)操作步骤:①在腹股韧带下方2~3cm,以股管位置为中心,作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如属嵌顿感疝,宜在股管部位作纵行切口,并根据术中情况向上延长以扩大范围。②显露疝囊: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图5A),在腹股韧带下方卵圆孔处分开覆盖疝囊表面的脂肪结缔组织(筛筋膜、股中隔和腹膜外脂肪组织等),显露疝囊,用两把小止血钳夹起疝囊后,将疝囊后壁切开(图5B),用止血钳夹住疝囊壁的切缘,将疝囊切口张开、提起,即可见囊内的脏器(小肠或大网膜)。在疝囊颈外可见大隐静脉,应注意避免损伤(图5C)。③高位结扎疝囊:将疝内容送回腹腔,用4号丝线高位结扎疝颈。剪去多余的疝囊(图5D)。④修复股管:修复股管有两种方法,一是将腹股沟韧带缝合于耻骨肌筋膜上(图5E),二是将腹股沟韧带缝合于耻骨韧带上(图5F)。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3~4针,待全部缝好后再一一结扎。缝合时要避开大隐静脉和股静脉,以免损伤⑤缝合:仔细止血后,缝合股管下口周围的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2)注意事项:

  ①因为股疝自腹腔外突时压迫筛筋膜,使疝囊外各层组织发生变异,当手术显露疝囊(特别是经股部途径)时,易将疝囊内肠襻壁误认为疝囊壁而切开。所以,术中辨认疝囊遇到困难时,可改用经腹股沟手术途径,先切开腹腔,再辨认疝囊壁。

  ②闭孔动脉的起源常有异常变化,当手术需要切开陷窝韧带以松解股环时,应另作腹股沟部斜切口显露韧带。异常血管应先行结扎后再切开陷窝韧带。

  ③股疝疝囊内缘常与膀胱靠近,特别是术前未排空膀胱者,分离疝囊时应避免损伤膀胱。

  ④股疝疝囊附近还有髂外与股动、静脉,腹壁下动脉,大隐静脉等,应注意避免损伤。

  ⑤股疝修复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疝囊颈是否得到高位结扎。用经股部途径修复时,必须特别仔细将疝囊分离到颈部以上结扎、切断。遇有大的复发性股疝,最好采用经腹股沟途径修复,或采用经腹股沟与股部联合纵行切口的途径修复,较为方便可靠。

股疝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股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