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期震颤

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震颤的发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涡流造成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震动传至胸壁所致。发现震颤后应首先确定部位及来源(瓣膜、大血管或间隔缺损),其次确定其处于心动周期中的时相(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最后分析其临床意义。在一般情况下,震颤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病及狭窄性瓣膜病变,而瓣膜关闭不全时,则较少有震颤,仅在房室瓣重度关闭不全时可触及震颤。除右心(三尖瓣及肺动脉瓣)所产生的震颤外,震颤在深呼气后较易触及。临床上凡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触诊有震颤者,多数也可听到响亮的杂音。但是,通常触诊对低频振动较敏感,而听诊对高频振动较敏感,对于某些低音调的舒张期杂音(如二尖瓣狭窄),该杂音不响亮或几乎听不到,听诊不够敏感,但触诊时仍可见觉察到震颤,需引起注意。

您出现过此症状吗?
  • 0
  • 0
  • 0
病因

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会引起的心尖区的舒张期震颤。还有三尖瓣狭窄,也可在心底处闻及舒张期震颤。

检查

病史: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首次发现震颤的年龄及有无伴随症状等。早年出现的心悸、气急、发热等症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要点;二尖瓣狭窄多为风湿性,患者一般发病年龄在20-40岁左右。可有不规则发热及关节...

诊断

临床常与法洛三联征鉴别。法洛三联症是指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伴有卵圆孔未闭或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右心室肥大的综合征。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法洛四联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年龄分布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