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给你的身体做个体检吧。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年末,给你的身体做个体检吧
一、哪些人年底需要体检?
1、30岁以上的人,身体健康状况日渐下降,潜在疾病会陡然攀高,因此,这类人群应该注意身体保健并进行定期体检。
2、办公室、白领一族患脂肪肝、高脂血症等"三高"病症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且年龄趋小化。因此,这类人也尽量能每年做一次体检。
3、特殊人群,比如有家族遗传疾病以及患有慢性病等人群,包括患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也应该定期体检。
4、有性生活的女性,容易患上妇科病,也应该定期体检。
$SplitPage$
二、制定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
"事实上,不同职业和年龄段的人群对体检有着不同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细致的、有针对的检查变得十分重要,更能让人透彻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专家解释说,比如,针对应酬繁多、工作压力大的企业老总、单位骨干,除了检查空腹血糖外,还可以进一步测定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弥补常规体检中对血糖指标的忽视,预防糖尿病。针对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的都市白领人群,除了一般的心电图外,还应该加强心脏检查,尽早发现隐性冠心病、心肌梗塞等早期心血管病例。
如今,医院的体检项目越来越丰富,许多医院还推出了人性化服务,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需求,为病人加查身体所需要的各类项目。
1、应酬多+肝功能检测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所以对于应酬族来说,喝酒是常事。专家建议,对于这些人体检时最好做个"肝功全套检查"。因为目前很多套餐中都没有肝功检查,或仅有"肝功一项",有些人认为检查了肝炎抗体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检测肝功能的变化更重要。
$SplitPage$
2、老烟枪+肺功能检测
有些男人为了给自己吸烟、喝酒找个理由,就说,"不喝酒、不吸烟,就不叫男人"。因此,不管在哪里我们都会看到吸烟的男士,但也有一些"老烟枪"经常会感觉胸闷。专家提醒说,对于这部分人群一定要有意识地加做"肺功能检测"。目前国内以慢阻肺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已非常高,因此长期吸烟、有呼吸系统症状的人,如呼吸无力或少气憋闷,一定要有意识地加做"肺功能检测",它可以明确呼吸功能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协助判断病变性质。
3、老胃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目前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加班是常事,饮食无规律,导致不少人出现胃肠不适。因此,专家建议,有口气、胃部不适的人最好查一查幽门螺旋杆菌。对胃部不适者来说,幽门螺旋杆菌是个独立的相关性非常高的危险因素。很多研究都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同消化道炎症、肿瘤都有直接关系。所以推荐有长期胃部不适的人群加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4、久坐大军+电子结肠镜检查
一把椅子,一台电脑,白领人士的工作状态往往是一坐一整天。"久坐大军"队伍正逐渐庞大,而因为久坐引发的危险却不被人重视。当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时,体内的脂肪容易堆积,体重便会上升,肥胖,是久坐引起的第一宗罪。久坐还会使肠蠕动减弱,影响肠功能消化吸收,肠道代谢物在肠内长时间滞留,可诱发肠癌。而肥胖也是引发肠癌的危险因素。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常常让肠道受苦,肠子内不断积累毒素潜伏危险。专家建议,电子结肠镜检查适合"久坐大军"、有反复腹痛、便秘、腹泻情况的人群,另外对于40岁以上直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的人最好也进行该检查。
$SplitPage$
5、心慌多汗易怒+甲状腺功能检查
近几年来,甲状腺类疾病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专家认为,如易出现心慌、多汗、易怒等症状,可检测一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测能对甲亢、甲减等提供诊断参考。近年来"甲减"发病率也非常高,多为中青年女性,呈现出身体乏力、怕冷、精神抑郁等症状,有这些症状的中青年女性需要注意防范。
6、"三高人群"+眼底检测
对于"三高人群"来说,增加"眼底"检测很重要。专家认为,眼底检查可以监控小血管的病变,早期发现血管硬化症状,可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对于血脂、血糖都非常正常的年轻人来说,可以增加"裂隙灯"检查,这一检查可以检查黄斑、视神经、角膜、虹膜等眼部结构的健康状况,预防眼部严重病情。
7、重点人群可考虑肿瘤标志物检测
目前癌症已成为很多人最为忌讳的"恶魔",但目前癌症的发病率又非常高。对此,专家认为,对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有客观地认识:首先,肿瘤标志物检查主要是作为一种参考结果,并非是诊断的"金标准",即使是肿瘤标志物出现异常,也并不表示就已患上肿瘤;其次,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选择应有重点人群,比如在肿瘤方面有家族史的人群应重点筛查;一些有慢性疾病的人也应重视对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比如慢性乙肝患者,应注意"甲胎蛋白"的检查。而有多年前列腺慢性疾病者可以选择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防查前列腺癌。
$SplitPage$
三、年末健康体检五项禁忌
又到年末,为了自身健康,很多人都去医院进行体检。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有不少体检者由于对体检的一些关键环节重视不够,或认识偏差,出现了种种疏漏。
1、忌采血时间太晚
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9:00。太晚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值失真。所以受检者应该尽早采血,不要轻易误时。
2、忌体检前贸然停药
采血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病患者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需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体检医生也可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所以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来体检。对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而干扰常规治疗。
3、忌随意舍弃检查项目
体检表内设定的检查项目,既有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项目,也包括一些针对恶性疾病和常见疾病的检查项目。有些检查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特殊意义。如肛门指诊检查,对四十岁以上受检者直肠肿物的发现尤为重要。有的受检者因怕麻烦或害羞,自动放弃该项检查,若受检者真有病变,也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4、忌忽略重要病史陈述
病史,尤其是重要疾病病史,是体检医生判定受检者健康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有的受检者抱定一种"考核"一下体检医生水平的心理,认为疾病只能靠查出来,不能靠说出来,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例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前,必须搞清楚其高血压病的发病时间、治疗过程、用药情况等关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的治疗意见。因此,病史陈述要力争做到客观、准确,重要疾病不可遗漏。
5、忌轻视体检结论
体检结论,是对受检者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受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些受检者对体检过程较为重视,却忽视了体检结论,没有仔细阅读和认真实施,使健康体检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