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狂”如何对抗?

2014/11/12 来源:医网论坛a-A+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又来了,对于马云背后的女人们,一场令人期待已久的狂欢正在席卷整个中国。无疑,双十一的到来引爆了大众的购物消费热潮,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看到“购物狂”的存在。

片段回放:

在香港电影《购物狂》中,张柏芝饰演的老师是个购物狂,其购物狂的习惯致其失职,她被学校告上法庭,即便官司缠身,她还照常疯狂购物。最终,法官推荐她去看精神科医生。

而在电影《购物狂想曲》中,丽贝卡是个拥有12张信用卡却永远无法填补她内心欲望的购物狂。她拥有一个购物狂所有典型特征——见到喜欢的就买,买完了又后悔和自责,然而这种感觉转瞬即逝,她又投入了下一轮购物战斗中。有着病态购物习性的她却在《成功理财》杂志担任热门记者,最终她经历重重困难,将这个如毒瘾般的坏毛病改正过来。

信用卡面试 女性更爱拿钱“出气”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发现,十个购物狂中九个是女人。尤其在信用卡问世以后,刷卡既不用掏钱,又可透支,更是助长了购物狂的采购欲望。女性购物狂之所以多于男性,是因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女性观念中,评价对方是否对自己好的首要准则就是“舍不舍得为自己花钱”。因此,一遇到问题,女性更易拿钱“出气”。

专家表示,购物狂是冲动控制障碍的一种类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从生物学角度看,遗传因素可能会导致购物成瘾。而从心理学研究看,造成购物狂的因素则是心灵空虚、内心孤独或是身心受损。而这些人也分为两类,一类人“症状”不太严重,他们通过大量购物来填补内心空洞,但该行为通常是偶发的,即心理出现问题时才会用购物来宣泄。另一类人的“病情”则较严重,其购物行为缘自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即非得通过物质上的满足来填补受损的精神世界,并对疯狂购物存在心理依赖。

而当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是进入一种购物上瘾、强迫自己消费的状态时,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过度消费了,而是一种病态购物症,在国外被广泛定义为‘强迫性购物行为’。从心理学上来说,属于强迫症的一种,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引和治疗。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lady/a/20141112/100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