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确实是这样。没事的时候老人也会当着儿女们的面来开个唠叨大会。遇上不如意的事或是儿女们做了让老人不满意的事,他们就会牢叨一阵子。这时你也许认为他们爱罗嗦,爱唠叨,自己感觉挺小的一件事情,在老人家的嘴里却一遍遍的上演着。
也许很多年轻人会认为你们间存在代沟,无法沟通,甚至某个时候生出不悦来。呵呵,说实话,我自己也同样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外面奔波了一年回去,爸妈见到我开心那是没话说的,不过没两天,老妈的戏码就上重复上演了,老爸做了件事让老妈看不顺眼,得,你就听着吧,不唠叨会儿绝对停不下来。在这个时候,老爸都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他一听妈又上演这种戏码,老爸当然是跑的最快的一个,他跑出去串门了,当然,耳朵受到轰炸的当然是我们几个小家伙了。哎,从唠叨老爸一会儿变成唠叨我们。听完一件又一件……有时候也难免会心生不悦,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父母不关心,还会事事都唠叨吗?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生活的好,甚至是婚姻幸福啊。他们的唠叨也是为了我们以为的幸福着想。而这种感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就会有很深的体会。
因为工作或结婚成家,还有其他种种的原因,我们大多数年轻人与父母分开居住,兄弟姐妹间就好像放飞的风筝,越走越远、越飞越高。因为有了老人的牵挂与感召,逢年过节,父母就如牵风筝一样将几乎以“漫游”形式漂泊的我们个个拉了回来。是的,就算我们飞的再高,再远,而在风筝的另外一头,总是有我们的父母牵着风筝的另一头线,怕我们迷路了,忘记了回家的路。
兄弟姐妹相见,互诉生活中喜怒哀乐遭际,互诉衷肠,不知不觉亲情在琐碎的交流中得到巩固与加深。我们聚在一起,依偎在父母身边,父亲苍老的脸上如沟如壑的皱纹,无言地倾诉着养育我们时的艰辛;母亲慈爱的笑脸让我们感到家的温暖,父母的包容和支持让我们在外面所受的委屈一扫而光。想起曾经生活在一起点点滴滴,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们便有了一种倦鸟归巢的感觉。亲情这样在他们间延续了下来。
家有老人,我们也就有了一种依靠。因为他们时时处处为着他们孩子们着想,为着孩子们操着一份心。
家有老人,我们的感觉是年轻的,日子是从容的。在父母的眼前,无论你有多大,总感到自己是个孩子,感觉自己还没长大。我们根本不会去思考年龄问题,生活也就不会有太多烦恼,因为老人你随时都可以向他们倾述你的喜怒哀乐,他们也最能理解和包容子女所做的一切。在父母的眼前,所有的子女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想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同学打电话给我时,她讲的她跟她婆婆的事情。
我的一位同学结婚后婆婆对她一直很不好,作为朋友的我们也常为她鸣不平,无奈长辈毕竟是长辈,我们也没辙的。况且,家务事谁说得清呢?而且自古以来“婆媳难相处”的,她好像也不例外。可一段时间过去了,我那个同学打电话来说:她可以对过去婆媳之间的不快释怀了,老人还是很不易的。
手上拿着手机,听着她娓娓道着她跟她婆婆的事,不禁为她的改变感到高兴。
她说:从打分开过后,她很少跟婆婆见面,也尽量避免跟婆婆见面,因为婆婆当初的言行做法让她很伤心。可过年过节回家的时候还是婆婆碰了几次面,也就是这几次简短的见面,她对婆婆前嫌尽弃了。我问她理由是什么,她说:家里的人都说婆婆胖了,可那不是正常的胖。是因为疾病的折磨使婆婆身体有些肿。她说看着身体浮肿的婆婆在吃饭的时候给自己夹菜,心就酸了,感觉婆婆也很不易,想到这,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再想想自己以前也未必全对的。她说:以往自己太在意婆婆对自己的好坏了,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以为少回家少接触就少矛盾了,其实这样很不对的。她很难想像出婆婆有一日病发我们都不在她身边该怎么办?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到她,想到这里,心里不免有些害怕。不管过去如何,婆婆就是婆婆,是我们的长辈,我们这些晚辈当然希望老人的身体健健康康的。
我听了,点了点头,不禁为我这位同学能及早的想明白而感到高兴。
临挂断电话前同学又跟我说:其实计较什么?老人不管怎样还不是为了我们做儿女的好吗?同样做儿女的知道父母健康、平安的生活在自己身边也就幸福了,正所谓平安是福、活着就是幸福。
想想也确实是这样,小辈们对老一辈苛求什么呢?老人的平安健康对我们就应该是最大的幸福,不是吗?
老人的健康,来自哪里?就来自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做儿女的身上。老人的健康,是我们“修”来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