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硒的三个真相
当下,硒元素正在像维生素片一样走进我们生活,然而很多人对它的功效都只限于道听途说或广告宣传。事实真相是什么呢?
1.缺硒容易得克山病。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表示,硒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人体许多生理活动,比如甲状腺激素的代谢、DNA的合成、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防止感染等,都需要硒蛋白的参与。在许多硒蛋白中,硒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其生理活性。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原副所长翟凤英表示,我国对于硒的关注,最初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对于“克山病”的关注。研究发现黑龙江克山县地区和四川省冕宁地区因为缺硒,多发心肌疾病,推广服用亚硒酸钠来补硒后,基本消除了这种病,该研究首次证实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一般认为,人在缺硒的情况下,病毒感染等因素会导致该病的发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每人每日硒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为60微克,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400微克。
2.补硒防癌证据有限。近年来,补硒产品的流行则与“抗癌”有关。因为硒与DNA修复、细胞凋亡、内分泌、免疫系统以及抗氧化等与癌症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关,所以推测“补硒防癌”也算合理。而且,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合适的硒摄入与一些癌症的发生率呈现负相关,如肺癌、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膀胱癌等。
但云无心指出,市场上宣传的“补硒防癌”,并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虽然很多人乐于收集类似的结果去下一个结论,暗示“补硒抗癌”,但由于调查方式的局限以及数据的质量,目前这些调查还远远不能作为“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