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锴煜年仅4岁,却已是身经百“战”的小病友。去年2月,他患上白血病,化疗缓解后不到11个月,病情复发再次入院。让锴煜父母庆幸的是,“小战士”尽管已进过一次ICU,但肺部感染、急性肝衰竭等棘手症状并未将他打倒。但是,漫长的化疗仍要继续,治疗费让小锴煜一家不堪重负。
首战“血癌”得胜
从白血病手中死里逃生,是极不容易的过程。锴煜在2岁的时候,便有这样的经历。去年3月,2岁4个月的广东潮州男孩林锴煜不幸罹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爸爸林慕伟回忆说,当时天还很冷,正是春节前后,一向调皮的锴煜突然不肯走路,只要放他下地,就会抱着双腿大呼“很痛”。林慕伟以为儿子摔伤了骨头,可当他遍访市里的骨科名医求诊,均没有让锴煜的骨痛症状缓解。“当时有医生怀疑是白血病,让我们不要耽误,赶紧去广州的大医院血液科求诊查因。”
在广州某医院,通过血液检测和骨髓穿刺,医生在孩子体内发现癌细胞。“是标危型的急性淋巴白血病,因为癌细胞浸润了锴煜的腿骨,让他出现脚痛的症状。”医生的话让林慕伟夫妇深受打击。万幸的是,小锴煜的病情并非白血病中最严重的情况,通过化疗缓解病情,有七成以上机会治愈,只要5年内不复发,就能“重生”。
为了延续锴煜的生命,林慕伟和妻子洪楚茶将家里的积蓄尽数取出,加上借债,为儿子支撑了所有治疗费。一连8个月,小楷煜都在化疗中度过,年纪小小的他虽然很怕骨髓穿刺,但在父母的安慰下,他每一次都能勇敢面对这些痛苦的检查。 去年11月,锴煜病情终于缓解,一家人带着化疗药回到潮州。“出院那天天气特别好,天蓝蓝的,我和老婆一边一个,牵着孩子的手走上大街,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好像都有了新生命。”
病情复发
在潮州老家,林慕伟夫妇谨慎照顾儿子的起居饮食,生怕险恶病魔再次乘虚而入。生性活泼的锴煜离开病床,能与同村小伙伴玩耍,也渐渐忘记疾病带来的身心折磨,每天都过得十分开心。父母看着笑容重回孩子脸上,都很欣慰。“想着孩子在受尽苦难后,终于迎来一丝曙光了。”夫妻俩并未因眼前的快乐放松警惕,他们一直小心翼翼看护儿子,祈祷5年康复期能平安度过。今年8月,夫妇俩给锴煜添了一个弟弟,同时也将弟弟珍贵的脐带血保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所幸有所准备,命运果然又向锴煜发起攻击。今年10月,是锴煜回家休养的第11个月,例行腰穿检查时,医生发现诊断结果中的大量“幼稚细胞”——这是白血病复发初期的症状。当医生把“白血病中枢复发”的消息告诉林慕伟时,他像被利刃刺中心脏,“胸口痛到不能呼吸。” 镇定下来后,林慕伟夫妻选择不放弃。“因为医生说,只要积极治疗,治愈率仍有七成。”只是,这一次的治疗时间要长达两年,一个家庭与癌症的持久战又开始了。
林慕伟告诉记者,10月份儿子刚入院的时候,已经出现了肺炎、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等重症,被送入了ICU。“进去的时候,因全身黄疸,就像一个无精打采的‘小黄人’,连续一周都要进行血浆置换,每天都要换1000毫升的血……”看着儿子独自与死神拼斗,林慕伟夫妇心中很不是滋味,妻子更是将新生2个月的小儿子托付给家里老人照顾,来广州陪伴照顾锴煜。
“那段时间,孩子每天忍受着巨大痛苦,每天近万元的治疗费更是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然而林慕伟知道,治疗进度刻不容缓,治疗费更是不容中断。在最艰难的时刻,有病友提醒他发起众筹,通过网络向社会求助。让他感动的是,无论相识与否,潮州乡亲们在了解情况后纷纷出手接济,给他与儿子极大的鼓舞。“当时,老家的江东镇西前溪村委,还专门举办了一次筹款义演,在爱心志愿者的帮忙下,线上线下一共筹到16万元,帮助我们渡过最难熬的关口。”承载着乡亲们的祝福和鼓励,小锴煜也不负重望闯过生死关,从ICU转入普通病房。
众志成城迈过一道坎,可这次考验只是锴煜第二次抗癌战役的开端。林慕伟说,儿子虽然进入了常规化疗,但ICU的治疗让林慕伟大伤元气,“ICU里的治疗花了14万元,现在我们只靠借债度日。医生说,孩子是否需要移植,要看化疗后的情况,希望我们能熬到所有疗程结束。”他长叹一声,眉头锁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