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男性多见,大部分患者于4~12岁之间起病。
患儿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有时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抽动部位、频度及强度均可发生变化。患儿在紧张、焦虑、疲劳、睡眠不足时可加重;精神放松时减轻,睡眠后可消失。
患儿智力一般正常,部分患儿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
手脚动个不停,即使坐着也要扭来扭去,8岁男孩宁宁昨天被医院查出抽动症。
宁宁是武昌一所小学的学生,他上课时总是坐立不安、心不在焉,还爱与同学发生冲突。班主任无奈,特意安排他坐到第一排。近半个月,宁宁越来越不对劲,一讲话就扭脖子,手脚都随着摆动,还总是挤眉弄眼。这下妈妈害怕了,昨天带他来到了武汉某医院儿童心理门诊。
范教授看到孩子频繁眨眼、皱眉,还扭脖子耸肩、甩胳膊,诊断孩子是抽动症。
“家里经常有人吵架吗?”范教授问。宁宁妈叹了口气点点头,她说,由于大人吵架,心情不好,对孩子的语气也不好。
3岁到12岁的儿童是该病的高发期;由于发病初期就像是调皮捣蛋,容易贻误病情。
“家庭氛围不好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范教授说,很多抽动症的孩子和父母吵架有很大关系;
抽动症的奇怪行为,容易让孩子被同龄人奚落,产生自卑等,甚至出现仇视心理,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抽动症与长期紧张、焦虑有关,所以家长不要总是责怪孩子,应给孩子一个放松的环境。孩子犯错误时,要细心开导,以保证孩子的情绪稳定性,有助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