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计20年后 中国人体重仅三成正常

2011/1/6 来源:人民日报a-A+

    青少年肥胖形成的原因

    遗传因素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牛生小牛,山羊生羔羊”。我国汉代唯物主义学者王充将这种现象概括为“物生自类本种”,也就是说,一个物种的个体只能产生同一物种的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前代的各种基本特征,因此相对来说,一对肥胖夫妇的子女患肥胖的几率就高。

    缺乏运动,能量消耗过少

    “生命在于运动”,就像机器一样不用就会生锈老化,人如果不运动就会出现体质下降等问题,其中一些人还容易发生肥胖。教育部规定在校中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应少于一小时,体育课增加到三节,但是现在能够做到的却非常少,为了保证升学率,有的学校一周除了两次体育课根本就没有安排其他活动课,这样就导致学生体质下降,反而影响了学习成绩。

    营养过剩,导致脂肪过多,造成肥胖

    现在的青少年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过得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长们总是认为孩子学习这么辛苦,于是各种保健品,营养品就成了孩子们的提高学习成绩的帮手。但殊不知这些营养品大多含有激素,容易发生一些比如像性早熟、肥胖等现象,吃多了反而对身体有害处,所以平常应尽量少吃营养品,而主要靠膳食来调整。

    挑食,膳食不平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而现在的孩子非常偏爱一些“垃圾”食品,如什么油炸食品、肯德基、卖当劳等等。平常的一日三餐的主食则吃得很少。大家都知道美国的肥胖人口比我国多得多,这其实跟他们吃的食品有莫大关系,他们的主食是牛肉面包等一些高热量的食物,所以肥胖人口也就越来越多。因此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尽量远离垃圾食品。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

    “千金难买老来瘦”这也说明,老年人更容易肥胖。据调查,50—59岁之间的老年人最易发生肥胖。北京协和医院陈伟副主任医师分析说,主要在于体力活动的减少,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增多。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更年期”。这个时期打乱了体内激素的平衡,使营养物质的代谢受到影响,造成包括肥胖在内的多种疾病高发。

    对肥胖和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关注已经成为全球话题。专家指出,把超重和肥胖单纯地归因于某种食物的观点是片面的,科学并不支持 “唯一元凶” 的论点。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保持理想体重的关键。

    美国饮食协会指出,科学家不能认定任何一种食物或饮料是造成肥胖的根本原因。肥胖的根源是过多的热量,不论热量来自哪里,如摄入的热量超过燃烧的热量,多余的就会变成体脂从而造成体重增加。

    肥胖是“万恶之源”

    运动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众所周知,人一旦肥胖就会出现行动迟缓,运动能力下降等问题。而且肥胖会造成柔韧性下降,反应迟钝,从而就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

    容易产生自卑感,压抑感,缺乏自信心

    肥胖者在平常往往会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在运动时你经常会出丑,漂亮的衣服总与你无缘,久而久之,你的自信心就会深受打击,自尊心也会受到严重伤害,慢慢地就会越来越敏感、内向甚至产生自闭现象。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由于肥胖造成自卑,使肥胖者不愿与他人交往,从而远离群体,以至将来走入社会后,很难融入社会。事实上,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很重视人的健康状况,如果你是肥胖者就可能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所以青少年肥胖者成年后在工作上可能会受到更大的打击,因此减肥要从小做起。

    肥胖导致的疾病,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

    肥胖不仅是心血管病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还容易诱发某些癌症。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程义勇研究员指出,从临床医学角度看,肥胖对生命的短期影响当然不像心脏病、肿瘤那样严重。但是,肥胖带来的长期后果不容忽视。

    肥胖成为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发生的危险因素。世界糖尿病日就曾提出“战胜肥胖,预防糖尿病”的口号;而世界心脏病日也把活动的主题定为“远离肥胖、健康心脏”。

    国内外多项长期研究结果提示,肥胖是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等)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人发胖之后会发生许多代谢改变。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会增高,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反而下降。多余脂肪对血管和心脏的压力也增加了这些器官的负荷。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后果严重者则发展为冠心病和脑卒中。

    肥胖还容易诱发某些癌症。程义勇认为,肥胖的人由于摄取的脂肪太多,膳食纤维素过少,或体内对脂肪的转化发生障碍,使肠道中的脂肪堆积过多。其结果导致体内胆液分泌过多。结肠中过多的胆酸与中性类固醇在微生物作用下,容易转变成致癌物,从而诱发结肠癌。

    李可基强调,肥胖是“万恶之源”。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的几率将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缺血性中风提高16%。高血压、心脏病、肿瘤等等都会因为肥胖而增加其发病率。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教授在近日举办的“健康中国2020第二届中国健康管理论坛”上指出,到2020年中国内地将有85%的死亡归因于慢性病,其中约70%的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血脂异常将发生在劳动力人口。

    杨晓光指出,肥胖所导致疾患的医药费用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包括癌症、艾滋病在内的其他疾病,已成为全球卫生保健和卫生资源的沉重负担。

    预防肥胖的措施

    增加体育锻炼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不做运动身体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体育锻炼可以增加机体代谢率,使身体消耗更多的能量,达到消耗多余脂肪的目的。因此最健康的减肥方法就是运动减肥,但要注意必须要超过30分钟的中低强度的运动即有氧运动才能达到消耗脂肪,降低体重的目的。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自己可以制定一套运动减肥方案,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散步、骑车、游泳、打球、爬山、健美操等,关键是要持之以恒。

    合理控制饮食,改变生活方式

    有的人一听到减肥就会想到不吃饭、吃减肥药,可能不吃饭或吃减肥药这种办法在短时间内效果挺好,但是它对人体的伤害也特别大,所以要求肥胖者平常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要保证一日三餐,特别要吃早餐,而不能靠零食来填饱肚子。在食物的选择上要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粗粮,少吃油腻和高热量的食物。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0106/33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