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曾将肥胖视为“发福”、“富态”的象征。近年来,由于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和体力活动减少,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明显增加,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因此,预防超重和肥胖,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新年新话题,健康排第一。从今天起,本版推出“肥胖的烦恼”专题,围绕肥胖危害、减肥市场乱象、科学减肥等问题进行系列报道。
——编者
肥胖如何计算
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或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欧美成人肥胖标准是大于30,亚洲成人肥胖标准是28。中国成人肥胖标准: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一般来说,BMI只能作为评估个人体重和健康状况的多项标准之一。
胖与不胖不能单凭感觉。医学上,体重标准是根据体重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制定的。理想的腰围,男性应在85厘米以下、女性应在80厘米以下
30多岁的杨昶,体重240公斤,腰围近6尺,号称“北京第一胖人”,进门都需要侧着身子,只能坐在特制的椅子上,自己连鞋带都系不上。经过一年治疗,杨昶目前的体重降至120公斤,腰围3尺2寸。
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根据最近的调查结果,早在2002年,我国就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全国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其中,以大城市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最高,达30%;1992年至2002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增加了1亿人。
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城市儿童青少年突出的健康问题。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也表明,7—22岁城市男生,2005年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是13.25%和11.39%,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1.4和2.7个百分点。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杨晓光认为,预计未来10—20年肥胖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将大幅上升,如不采取有力的干预行动,我国正常体重居民的比例将由目前的70%下降为1/3。
有人不胖,却总是想尽办法减“肥”;有人体重已经超过正常,仍旧认为自己不胖。胖与不胖不能单凭感觉,而需要根据科学的标准。
北京大学教授李可基指出,医学上,体重标准是根据体重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制定的。这种影响主要指与肥胖有关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我国制定了中国人自己的体重标准,以体质指数衡量体重。具体到个人健康体重的判断,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如体内脂肪分布,腹部脂肪的堆积对人体有更多的危害。理想的腰围,男性应在85厘米以下、女性应在80厘米以下。
人为什么会发胖?
肥胖的根源是热量过多。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占肥胖人总数的 90%以上。
“活着不是为了吃,而吃是为了活着”。但是,我国居民吃得并不健康。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表明,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出现了膳食结构不平衡问题,最突出的是脂肪摄入量在不断增加,脂肪提供的能量已经超过全天能量摄入的30%。这促进了营养相关慢性病如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发生。
现代生活方式,缺少运动和食物过量,肥胖就会悄然而至。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摄入过多,都会造成能量蓄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陈春明教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在体内蓄积能量25千卡,1年就会蓄积 9125千卡,相当于长了2.5斤肉,而40年下来,体重就会增加100斤。
哈尔滨医科大学孙长颢教授认为,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肥胖按发生原因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遗传性肥胖,常有家族性肥胖倾向。第二类为继发性肥胖,主要指内分泌障碍而导致的肥胖。以上两类肥胖病人占整个肥胖人数的10%以下。最后一类为单纯性肥胖,主要是指排除由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外伤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占肥胖人总数的 90%以上。
儿童睡眠不足更容易体重超标
现在儿童体重超标的情况越来越多见,不少父母担心如果小宝宝老是在睡觉,会不会容易肥胖?对此曾晓琴说,良好的睡眠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时间充足,睡的时间够长宝宝才能长得好。相反,睡眠时间不足才更容易催生小胖子。德国一个医疗小组曾经对7000名年龄5至6岁的幼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睡眠不足10.5小时的幼儿,有14%出现超重的情况,比睡足11小时的幼儿高出两倍。
睡眠不足为何更容易胖?专家说,夜间睡眠缺乏会扰乱小宝宝生长激素和其他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身体的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代谢紊乱的后果之一就是肥胖。而相比起睡眠时间不够,睡得够体内就会产生更多的荷尔蒙,而荷尔蒙则有燃烧脂肪的作用。
当然也不能让小宝宝睡眠时间过长,这不利于视觉、听觉、肌张力等的发育,甚至宝宝的智力也会受到影响。一般来说,出生后3个月内的新生儿一天要睡18~20个小时,出生后3个月后要睡14~18小时,6个月至1岁要睡12~14个小时,2~3岁要睡12个小时左右。
青少年肥胖问题不容忽视
儿童青少年可通过公式这一公式评价体重:标准体重等于实足年龄乘以二加八,超过百分之二十为肥胖。中国内地大城市七至十八岁的儿童青少年中,一百个男生就有十二个超重、五个肥胖;一百个女生就有七个超重、三个肥胖;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