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呼吁尽快建立和完善心脏急救网络

2011/3/7 来源:新华网a-A+

“在英国,自去年10月以来,已有1万台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出现在商场、机场和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任何人都可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使用这些仪器。目前至少有230人得益于这一除颤器。”这位我国心脏病领域的权威专家说。

  张澍委员打了个形象的比喻:“灭火器在20世纪中叶以前并不普及,但在20世纪后叶,却被社会广泛接受并使用,在公共场所,在各建筑楼群,随处可见。体外自动除颤器也应该像灭火器一样在飞机、火车、客车、酒店、超市等公共场所以及有心脏病患者的家中出现。”

  “反观我国,即便在北京,心脏性猝死的公共急救水平也要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张澍委员指出,“全国公共场所体外自动除颤器的安装数量只有千台左右,而且由于缺少法律上的免责和系统培训,这些仪器基本上形同虚设。”

  “4年前,著名专家高润霖委员曾提出‘关于备战奥运、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运动猝死’的提案,受到有关领导高度重视,奥运筹办工作中加强了防范运动猝死的研究、部署和落实。去年,我也提出加强关于心脏性猝死预防的建议,但是截至目前仍未出台相关法规和措施。这件事情不解决,我今年还要提。”他语气坚定地说。

  为此,张澍委员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尽快建立和完善心脏急救和体外除颤安全网络”的提案。

  在提案中,这位政协委员建议:由政府委托专门机构调研建设公共场所心脏性猝死急救网络的可行性;建立和完善体外心脏除颤器相关立法,保证善意施救者在法律上免责;成立专门机构,培训尽可能多的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急救人员、乘务员、老师、健身教练等,通过立法强制保证掌握体外心脏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及心肺复苏基本知识;在机场、火车站、商场、超市、运动场馆、健身房等公共场所安装体外心脏除颤器;加强对心脏性猝死、心肺复苏知识以及体外心脏除颤器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必须承认,我国体外自动除颤器的应用还很有限,离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澍委员说。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0307/35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