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小伙打完点滴后聚会喝酒 引发不良反应丧命

2011/5/18 来源:红网  a-A+

  报5月17日讯 昨晚11点左右,一对恋人在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时,男方突然出现心慌、呕吐、面部充血的强烈反应,朋友们将他送到医院,经抢救,他还是停止了心跳。死者饮酒前,因为扁桃体炎注射了头孢类药物,产生“双硫仑样反应”。医生称,头孢类药物使用后要严格控制饮酒,却经常遭忽视,由此导致的死亡,临床中经常发生。

  两瓶啤酒放倒“好酒量”

  “原有一斤的酒量,为何才喝了两瓶啤酒就醉死过去?”今天早上,正处在极度悲伤中的小菊仍然不能接受男友离别的事实。

  她介绍,16日下午,男友因扁桃体发炎到附近诊所打了两瓶消炎的头孢点滴,打完后浑身舒服了许多。当天晚上,应朋友的邀请,两人一同参加了朋友的生日聚会。

  “虽然诊所医生告知:打完针后不能喝酒,但觉得自己身体好,也就没当回事。”小菊说,男友经不起朋友相劝,一口气喝下了2瓶啤酒,一个半小时后,他突然面部发红,呼吸喘憋。小菊发现男友有点不对劲,说话不成句,动作也很缓慢。于是立即送到附近的长沙市第八医院。

  “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血压只有40。” 医院急诊科医生表示,这是典型的头孢类药物和酒精产生的“双硫仑样反应”。虽然经全力抢救,小菊仍然与男友“生死相别”。

  使用头孢药时喝酒会中毒

  双硫仑样反应发生于酒后用药或用药后饮酒,症状一般在5-30分钟内出现,轻者颜面潮红及发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重者胸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直至死亡。

  长沙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技术部副主任药师何鸽飞表示,头孢类药物和酒精一碰面就会形成危害健康的毒药,原因是头孢类的药物抑制了肝脏里的乙醛脱氢酶,这个酶对喝酒的人来说很重要,酶的水平高意味着解酒功能强。一旦该酶功能被抑制,使得酒精(乙醇)在人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从而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

  何鸽飞说,有的患者在用药后喝含酒精的饮料、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该反应。“即便已经停药1-2周,喝酒也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除了头孢菌素外,硝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呋喃类(如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磺胺类、磺脲类降糖药、华法林、三环类精神药物(如氯丙嗪、三氟拉嗪)、妥拉苏林、胰岛素、异烟肼、硝酸甘油、消心痛、苯海拉明、巴比妥类等药物与酒精相互作用后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使用上述药物一定时间内同样不能饮酒或食用含有酒精的饮料、食品。

  调查

  不遵医嘱的人还真不少

  长沙为居民配备家庭健康管理员

  5月13日,长沙寿星街的胡清华女士身患感冒,她不听社区医生的嘱咐,擅自买回两种感冒药混吃,结果导致胃出血,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患者都拿医嘱“不当回事”。

  为了方便社区医生随时上门巡诊,了解医嘱落实情况,今年5月,长沙市装配了30台社区卫生服务巡诊车,社区居民在家就可以享受到社区医生免费的跟踪服务。

  长沙市卫生局表示,目前正在筹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将组建家庭健康管理专职人员队伍,由临床执业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理人员组成,按辖区内常住人口的一定比率,配备家庭健康管理员,深入社区走进家庭,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链接新闻

  用药花钱点一下就清楚

  17日,我省首家基本药物阳光平台在长沙市芙蓉区试运行。通过该平台,辖区居民可通过身份证、一卡通等查询到自己的就诊记录,包括就诊时间、就诊机构、就诊病历、看病花了多少钱,能报多少等。每次就诊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在就诊记录里都有详细记录,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单价、数量、总金额等。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0518/36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