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患癌症仍盼高考 写十万字“抗癌日记”

2011/6/20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a-A+

        ●第3本日记的扉页,写着“抗癌日记,生命的呼唤,人生的轨迹,永向前方”

  ●生前,梁老曾说过,期待病能好起来,有一点机会也要参加高考

  “如果没有生病,我应该坐在高考考场,完成我的人生理想。”62岁的梁传贵在30年前就定下一个计划:退休后参加高考,重回大学校园读中文系。

  2009年12月,他被检查出癌症晚期。术后,医生认为他活过一年便是奇迹,但他却将生命期限定为9999天。每天,他颤抖着双手记录“生命倒计时”,写下了近10万字的“抗癌日记”。

  参加高考的愿望,支撑他活过了一年零5个月。6月18日早上6点,他离开了人世。

  2011年4月22日

  日记最后一页

  “9963天,星期五,天气晴。家庭总是美好的,天伦之乐是最高之乐。”这篇写于2011年4月22日的日记,是梁传贵日记本上的最后一页。那天之后,他腹部出现积水,病情加重,再也无法执笔。

  “为了接受采访,我养精蓄锐一上午,没敢说话。”6月8日上午,他拨打华西都市报热线028-86969110,希望能公开自己的日记。

  2009年12月10日

  病理报告曝患癌

  “2009年12月10日,星期四。新华医院打来电话,称本人活检有问题。与妻子一起去取病理报告。见报告上写‘食管下段腺癌’。妻眼泪一下涌出……”从日记上的这一天开始,梁传贵的生活彻底改变。

  2010年1月5日,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胃癌。11日下午,进行胃切除手术,手术很顺利。他一次次打破医生口中的“剩下日子”,从3个月到6个月、6个月到1年,再到一年零5个月。

  每闯过一关,他在日记中都有清晰记载:“手术后9天时间,我挺过了痛关、起床活动关、换药关、输液关、进食关……”

  “2010年2月7日,是我手术后第一次洗澡。脱完衣服,一看吓一跳,全身上下如同脱了厚厚一层皮,瘦得可怜……”

  3本日记,讲述着梁传贵一年多来的抗癌历程。在第3本日记的扉页,写着“抗癌日记,生命的呼唤,人生的轨迹,永向前方”。

  2011年3月,他将生命倒计时定为9999天,这是他的一个愿望。

  从2002年开始

  他一直写回忆录

  梁传贵从2002年开始写回忆录,不过当时的主题不是“抗癌”,而是梳理人生。

  他1949年出生于吉林省德惠市农村,少年时梦想成为一名播音员。

  “我崇拜著名播音员夏青老师,当时家里穷,没有收音机,就站在雪地里听广播,模仿他的声音。”6月8日,梁传贵躺在沙发上背诵《红军不怕远征难》,闭眼陶醉其中,一个字也没错。末了,他叹口气:“现在不行了,牙齿掉了,漏风。”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期末考试作文题为《当我听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声音》。我得了95分,文中写了我以后要怎样怎样。那时我的成绩多好啊!”他两手一拍,然后右手蒙住双眼,拿开手时,眼泪流了出来。

  高中时,他一心想考外交学院,后来却接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通知,在北大荒的农场度过了青春岁月。

  这些经历,他写满了10多个作文本。

  人生最大理想

  参加高考读中文系

  上世纪70年代,他被推荐到四川大学物理系学习。没参加高考,没读中文系,是他人生中一大遗憾。

  “在大学时我很想转系,毕业后还想过换文凭,但年龄大了,忙着结婚生娃娃,就没时间重考。”6月8日,他曾这样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

  他是成都无缝钢管厂的电大物理老师。业余时间,就泡在文学、历史书籍里。

  “人生理想的实现就放在退休后吧,62岁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还能发挥几年余热。”他充满信心,一定会考上川大中文系。

  生病从未哭过

  谈人生频频落泪

  “我不甘心啊,偏偏这时候生病。”6月8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他时,梁传贵侧躺在沙发上,老泪纵横。

  妻子王澄光也躲进厨房悄悄落泪。抹干泪水后,她给老伴递来纸巾,“哭什么啊,手术、化疗都没哭过。”

  他擦干眼泪:“我不怕痛苦,这泪水是为人生、为理想而流的。”

  记者告诉他,今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是“总有一种期待”。

  “我期待病能好起来,有一点机会我也要参加高考。”他指着桌上厚厚一沓日记本,“希望这能教育青年,能鼓励癌症患者,能让我更坚强。”

  18日清晨,他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0620/37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