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端毒窝
借养猪场臭味掩饰制毒臭味
中山警方接手时,一个最大的难题是:何×坚转移走的设备、原料和人员究竟去了哪里?
根据惠州警方提供的信息,中山警方通过对相关人员社会关系的摸排、分析,将新窝点的大致位置圈定在南朗镇一处面积百余亩的山坳里。
制毒团伙的“反侦查”技术还挺好。由于制毒时会散发臭味,他们便将工场选址在深山的养猪场中,借猪场本身的臭味作掩饰;派专人监测风向,当风吹向无人处时才开工,同时减少外出次数,出山采购食物、生活用品时都是一次买许多天的。
“那里太臭了,我们一进山坳就被熏得不行,他们为了暴利,一直在忍受。”侦办民警说。
想发财竟东拼西凑借钱制毒
尽管毒贩小心防范,但警方依然抓住蛛丝马迹锁定了毒窝。
去年12月初,惠州“战场”上传来“出货”的消息,中山警方随即得知,这个窝点已有成品制出,收网大幕正式拉开。
当月27日中午12时许,80多名中山民警搭乘着两辆伪装成货车的车辆进入山坳,以雷霆之势将制毒工场一举捣毁,抓获了何×坚等9名犯罪嫌疑人。“行动非常成功,包括打工仔、供原料的全部抓住。有人甚至是穿着睡衣落网的。”
惠州方面同时行动,兵分三路直扑陈×辉、汪×、陈×华三人的住处,将三人抓获。在陈×辉的家中,警方缴获了何×坚献给老板验货的K粉10.5公斤。
至此,该个特大制毒团伙所有成员全部落网,警方共缴获“K粉”成品70公斤、半成品600多公斤,容量500公斤和200公斤的制毒反应锅各一个,以及其他制毒设备和原料等一大批。
警方介绍,经查,该团伙成员均无犯罪前科,亦没有吸毒人员。“老板”陈×辉与“CEO”何×坚为谋取暴利一拍即合,陈×辉东拼西凑借来钱款出资制毒,不料发财大梦还没开始,就被警方粉碎。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自购原料学习摸索 制毒散户未成趋势
新快报讯 近年来,个别人员自购原料闭门制毒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是否有越来越多的“散户”参与制毒犯罪?对此,长年奋战在缉毒一线的惠州市公安局缉毒支队副支队长李sir表示,制毒犯罪当前仍以团伙性作案为主流,“制毒散户”的现象虽然存在,但所占的比例相当少,也未成为一种新趋势。
李sir说,通过对涉毒案件的分析总结,这些制毒“散户”基本上都是社会最底层人员,有村民,也有很普通的打工仔,制毒资金都是通过东拼西凑借来的,然后自购原料,通过向“业内人士”请教,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其目的就是意图一夜暴富。
今年上半年,惠州警方侦破了一宗“散户”制毒案,两名犯罪嫌疑人是来自惠阳某乡镇同一农村的农民。两人从外省购来50公斤的制毒原料后,躲在家里悄悄制毒。当警方前来抓捕时,两人因对制毒程序掌握不熟,将大部分的原料全部烧糊了,只制出了不到150克的成品,其中一名嫌犯还将自己的手臂烧伤。
李sir表示,由于“制毒散户”比较少,当前公安机关的缉毒斗争仍以“挖团伙、掘链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