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女孩为普及乙肝知识在昆明街头“请吃饭”

2011/8/22 来源:云南网 a-A+

  征人吃饭 主人最想得到家人和男友支持

  之所以叫“锄草2号”,是她接上了网友“锄草”的班——“征人吃饭”活动。“锄草”意指“用科学的锄头锄掉人们心中对乙肝错误认识的杂草”。2010年年初,在日本留学并工作的“锄草”,辞职回国做乙肝科普公益活动,并于去年4月5日,在上海的南京路做了第一次乙肝病毒携带者“征人吃饭”活动,其后“锄草”独自一人,走过全国24个城市征人吃饭。今年6月,“锄草”上班,“锄草2号”接力“锄草计划”,以实现走遍全国征人吃饭,科普乙肝知识的愿望。

  “锄草2号”的经历,不少媒体都报道过——大二献血时发现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后来找工作过程中,曾因此被公司拒录。得知“乙肝斗士”雷闯在杭州办了第一张健康证后,于是,她也在重庆办了一张健康证,“我并不是要从事食品行业,只是为了证明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可以堂堂正正从事食品工作”。

  对于未来肖静还没有打算,她的行为也没有获得家里面的支持。“我的父母肯定心疼我一个小姑娘到处跑,男朋友也无法理解,我在重庆做活动时,我的一个同学直接对我说,我是不务正业。”随着活动在各地举办,她觉得这个活动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让她备受鼓舞,希望饭桌上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解乙肝的科普知识。“国内有9300万我们的战友,但是愿意站出来的并不多,所以我们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群体。”

  征人吃饭 客人 杭州最少 只有两人 重庆最多 12人参加

  昆明是“征人吃饭”活动走过的第33站,也是肖静走过的第九站。走过9个城市的肖静,征友吃饭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在杭州,她只征集到一个人愿意和她吃饭,当地的一位记者看到人太少了,陪着他们一起吃饭,征集最多的属于她的家乡重庆,“有12个人最后和我一起吃饭了,昆明和另外一座城市并列排第二。”也许是昆明比较凉快的天气,肖静和同伴们觉得心情比较好,“就是感觉很舒服,很少会有这样舒服的感觉,可能昆明和重庆地域上比较亲近吧。”

  她说,其实走过了那么多的城市,很多时候感觉都很相似,“经历都差不多,有支持的人,也有反对的人,也有冷漠的人,也有热心的人。”最让她感动的,是在贵州,一位记者全程陪同他们,一位医生捐赠了500元,支持她的做法。如今,她还想走下去,走遍整个中国,“但是,这次昆明之后,就要暂停一下,因为经费有点紧张,希望可以去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抛弃成见了解我们。”

  征人吃饭 志愿者 昆明女孩做志愿者

  昨天,肖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的身边还有3位来自昆明的志愿者和被称为“乙肝斗士”的雷闯,在辽宁大学读书的昆明女孩魏已然,说话声音并不大,看起来十分文弱,她是在“征人吃饭”的微博上知道肖静来昆明做宣传的,“我是关注了雷闯,觉得他们干的事特别有意义,知道要来昆明后,就在微博上联系他们,然后当志愿者,觉得很有意义。”昨天,她的主要工作是在旁边拿一块是否愿意和有乙肝的朋友共餐的公益调查板。与她一起参与调查的还有从云南大学刚刚毕业的璐璐和另外一个女孩,每当有人在愿意栏里贴上蓝圈贴纸时,她就会由衷地微笑,而当有人选择“不清楚”一栏时,女孩子就耐心地为别人讲解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我就是想为他们打气,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不要再排斥他们。”

  新闻链接

  关于乙肝……

  ●根据传播途径不同,病毒性肝炎分为两类,即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肝、戊肝和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乙肝、丙肝、丁肝。乙肝是乙型肝炎简称,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我国现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传播途径有3种,血液,母婴和未经安全防护的性行为传播。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传播。因此,同工作、同吃饭、交谈、握手、拥抱,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青少年和成年人感染乙肝,95%的人能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有的还能产生抗体。

  ●国家已经规定在入职,入学中禁查所有乙肝项目,也不得拒录乙肝病毒携带者。若因乙肝被辞退或开除,可向相关部门投诉或依法起诉。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0822/38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