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28人感染布鲁氏菌事件在社会和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8日,东北农业大学新闻发言人、副校长冯晓接受东北网专访,详细回答了网民关心的问题。
“6.1万元是补偿,不是赔偿,不存在‘买断说’”
在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东北农业大学为由于个别教师违规操作引发的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导致28名师生患病深表“痛心”、“自责”。同时,向媒体公布了对患病师生造成的身心伤害给予补偿的措施,通过给予学生一次性补助3万元,免除一年学费6000元,毕业时提供创业基金1万元,临床治愈出院后10个月的营养费(康复费)1万元,争取社会捐助5000元等形式,累计给予学生补助6.1万元。
消息公布后,一度被媒体和网友解读为“6.1万元买断了学生一生”。“买断说”充斥网络,质疑声一片。
“给予患病学生的6.1万元,是我们在支付治疗费用之外对学生在校期间受到身心伤害的一种补偿,而非赔偿,更不存在‘买断说’。这些学生在临床治愈后,万一出现复发、合并症乃至出现更坏的状况,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学校将一如既往的负责到底。”接受采访时,冯晓开门见山地说。
冯晓表示,事件发生后,东北农大确定了处理原则:要将心比心,把患病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加以治疗,不让患病师生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
按照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东北农大目前已依法承担了治疗终结前的全部费用累计达183万元,包括医疗费、住院补助以及其他费用,此外还承担了家长在哈食宿、往返交通等费用。为保证学生安心治疗,学校始终给予患病学生人文关怀,派出教师24小时轮流陪护,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校领导单独探望,为其送去节日礼物和礼金。
经过及时规范救治,经专家组会诊,感染布鲁氏菌病的27名学生和1名教师,目前除2名学生因骨关节少量积液、医院建议住院观察或门诊随访外,已有25名师生临床治愈、1名学生好转可出院。现已有18名师生出院并回到学校,恢复正常校园生活。
“协议是一个开口协议,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因素”
“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对于未来可能发生但是现在没有发生的有关的疾病、并发症等,不允许以资金的形式给予一次性补偿。教育部关于校园伤害案件的相关规定,在处理校园伤害案件中,不能以户口、住房、安排就业等方式解决处理校园事件”,冯晓说:“为确保学生得到保障,我们与学生签订的实际上是一个开口协议,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
为妥善处理布病感染事件,东北农大专门邀请了省内7名法律专家,针对学校应承担的责任和赔偿事宜进行咨询,并确定了善后原则: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学校应承担的责任,学校全部承担,相应赔偿取上限;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但学生及家长诉求合情合理符合现实且能操作的,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尽量满足学生及家长的要求;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学校不做。
基于此,学校与患病学生签署的协议中明确提出:由学校承担学生本次治疗期间的医疗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若出现由本次布病引起的伤残,学校按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予以全额赔偿,鉴定费用由学校承担。布病复发或由本次布病感染转入慢性期,学校依法支付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等相关费用;如出现并发症,学校依法支付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等相关费用;如出现由本次布病引发的不孕不育,学校依法承担法律赔偿责任。学生按照医院医嘱定期进行针对布病的复查,由学校承担检查费、交通费等相关费用。以上费用才是赔偿的主体费用,一旦发生,赔偿费用会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