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被指强卖“待产包” 卫生部介入调查

2011/9/19 来源:京华时报a-A+

  ■各方反应

  医院 从未接到过投诉举报

  对于记者提出的就待产包事宜进行采访的请求,多家医院表示不便接受采访。另有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卫生行政部门对此并无具体和强制要求,但时至今日并无人对此提出过异议和投诉举报,就产包的历史而言,“至少有10多年了”,“不是新闻,没什么好说的”。

  某不愿具名的三甲医院产科人员表示,随着近年来医院分娩量的增加,为保障母婴在医院的“绝对安全”,使用其统一购买的、有消毒检验等证书的母婴用品,可以增加安全系数,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卫生部门要求各医院孕产妇保证零死亡,一旦有产妇死亡,就会撤消三甲级别”,在此高压线下,为全力防控院内感染,提出使用消毒婴幼儿用品的做法也不足为过。

  该产科人员表示,现在各医院都在争创优质护理病区,产科对婴儿的护理、洗澡、着装等都进行了统一规范和培训,“拿小衣服来说吧,护士平时练习的都是穿和尚服,如何快捷、安全、动作到位,对一种衣服熟悉的话,更好操作,而如果你家拿的是连裤衣、他家拿的是分体衫,护士操作起来不仅不得劲,而且还会花更多时间”。

  在各医院中待产包已司空见惯,新妈妈人手一个。有的医院会通过分娩前的孕妇学校课程告知产妇,医院会提供供新生儿使用的产包,产妇无需再准备;但有的医院则是在产妇入院后,或者进入产房和手术室内后,方告知家属产包已打开,家属须交费。

  但对于“强行买卖”一说,各医院都不置可否。记者采访的多家三甲医院都称,不曾强制产妇购买,如果实在因经济等原因不愿购买,医院也可以退货,但提及退货人数时,多家三甲医院产科人员思量后,均表示“几乎没有”。

  厂家 部分医院确存加价行为

  记者调查得知,各医院待产包内的产品分属多家生产单位,有的医院产包内产品是全从一家厂家选购,有的则分别从不同厂家招标择优选购。

  上周,记者在位于朝阳区广渠东路方家村内的北京妇丽爱婴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内看到,院落门口码放着数十箱打包完毕、正在装车的婴儿尿布、针织睡袋等用品,生产加工车间内的多名女工正伏在缝纫机上,赶制着来自全国数千医院的订单。厂家销售人员表示,厂内专门为医院产科提供80多个品种的纺织类和一次性护理用品,全国20多个省市都有合作医院,仅北京,就有包括昌平区妇幼保健院、466医院等在内的40家左右的大型医院产科。

  该销售人员称,因为医院产科销量大,公司未设直营店,但因为院内销售毕竟与成本价间存在差价,因此不乏回头客登门购买。他说,以超薄型20片装的尿垫为例,出厂价是13元,有的医院可能会加价到18元来卖。“和国外的名牌纸尿裤相比,我们的当然便宜多了,而且经过了市疾控中心的消毒检验,所以多数医院是认我们的”。

  “但各医院配备的内容不同,有的医院仅和尚服就配了5件,确实有点夸张”,虽然作为厂家销售人员,但谈及各医院的产包内容,他也不禁有点义愤填膺。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10919/395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