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实验机构要整改
南方日报:怎么防治人畜共患病?还有哪些比较危险的病症?
黄韧:人畜共患病是最危险的,会在动物与人中互相传染的。这些病原即使感染了的动物没有临床表现,也可能因为实验中与人的接触,或者尿液中的病毒在空气中传播而传染给人。
若动物出现这种病状或检出此类病原,一定要按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规进行捕杀。此外还有相应善后的工作,包括有关人员的体检、动物尸体处理和实验环境的无害化处理,否则会闹出人命。
按危险性排列,还有第二类的动物传染病病原和第三类的条件致病病原,它们比人畜共患病病原的危险性要低。但动物传染病病原会导致实验动物群体性致病,危害性也很大的;条件致病菌是动物体的正常菌群,当环境改变就会大量地繁殖,也可致病。即使没有传染给人,实验数据也会有偏离。
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查出5家机构的实验鼠身上携带条件致病菌。我们把结果上报到省科技厅,并根据《条例》第38条,勒令其制定整改方案以及接受复检。
南方日报:那如果买正规的实验动物是否就安全了呢?
黄韧:我们发现,有单位买的是标准的实验动物,但由于实验室的设施条件不好,没有相对的隔离措施,野生动物可能会使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刚才说的那次出血热传染事故,就是因为实验鼠放在走廊饲养,与野鼠接触过染病。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今年在湛江一家单位拿来一批饲养了一年的实验鼠进行检测,就发现全部感染了病原体。
南方日报:据省科技厅介绍,我省这些年发生过5起由实验鼠引发的流行性出血热事件导致多名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而这几个单位均没有申领实验动物许可证。其中一名博士后因感染鼠源性人兽共患疾病导致流行性出血热,后被诊断为肾功能衰竭,不得不换肾。前两年,南海一地区突然出现大量小白鼠,引起当地居民恐慌。原来这是一名农民私自饲养小白鼠,因找不到销路,放生了数千只小白鼠。这些小白鼠如果染病,那也是很可怕的。你们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呢?
黄韧:我们所自从《条例》出台后,一直在抓紧检查工作,专业人员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有关单位跑。但由于经费紧张、人员紧张,对粤东西北地区还顾不来。这需要省市及有关部门提高认识,更加支持这项工作,把好实验动物的安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