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士认为,徐力杀母是由课业负担过重造成的。
有的人士认为,徐力杀母是由于家长望子成龙、不断加压酿成的悲剧。
还有的人士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加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评价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等等,也是造成悲剧的原因。有言道:一个人的童年是决定他一生的,世界给我们的最初图像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父母是子女最好的启蒙老师,孩童时的教育即是父母对孩子的启蒙教育。健康的启蒙教育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扮演的角色自然无人可及。
然而,笔者随意在谷歌搜索“儿子杀母”, 0.21 秒即搜索出4,380,000条关于类似的人伦悲剧。澳洲华裔高材生残忍弑“虎妈”、8岁乖儿子因发生争吵欲掐死母亲等屡屡报道的恶性事件,要么因为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压力太大,物极必反之下强压状态下导致血案发生;要么因为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太小,溺爱的教育方式最终让子女毫无理智的冲动,酿成一桩桩轰动社会的刺母时间。谴责完凶手的无知和冷血过后,我们更要思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为人子女者刀枪相向,家庭教育路在何方?
笔者在一篇题为《外国人眼里的六大中式滑稽教育方式》的文章中看到,孩子成炫耀比较对象、漠视孩子的隐私和权利、按自己的标准塑造孩子、认为越用功越好、认为早起很好睡觉懒惰、父母的爱成最大理由这六条可谓集合了国内多次杀母事件的所有缘由。
耶鲁法学院的华裔教授蔡美儿的《虎母战歌》公布的是一种以高压铸就成功的方式,但高压式教育的舆论之下热议,很大程度上反应给孩子减压的目的。然而,类似于本报道中的母亲,无休止的溺爱之下,即使在儿子犯错依旧袒护的心理,毫无疑问最终害了自家儿女的前程。另一层面,溺爱催化了刺母悲剧的发生,虽无棍棒的强压教育,但是溺爱之下的教育最终养成的不良恶习最终难以融入社会。或是无限制高消费、或是无休止的索取,乐此不疲,积累的依赖性累积起一颗定时炸弹,最终将所有的心血化为乌有。
溺爱式教育是刺母悲剧的催化剂。刺杀母亲所释放的信号着实需要冷静思考,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引导正确的行为标准刻不容缓。少一丝溺爱,或许隐患也就减少了几分,否则,母爱适得其反沦为一颗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