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治概要:2004年9月2日,患者在常州市中医医院门诊X片检查示“右上肺阻塞性炎症”。9月3日患者因“咳嗽、咳痰、发热十余天”再次到常州市中医医院就诊,行CT检查……中医诊断:咳嗽、痰湿蕴肺;西医诊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月7日免疫检查报告:癌胚抗原、血清、糖类抗原、肺小细胞癌抗原均在正常范围内,9月11日起化疗……
2005年7月7日,患者因“咳嗽、咳痰伴发热10月,再发10天”入常州二院治疗,入院诊断:右上肺癌、2型糖尿病。入院后行纤支镜刷检未找到癌细胞,肺穿刺活检未找到肿瘤细胞及抗酸杆菌,病理示急性活动性肺炎,予抗感染治疗。2005年8月19日出院,出院诊断:右上叶支气管肿瘤,右上叶、右下叶阻塞性肺炎,2型糖尿病。
2005年9月9日至14日,患者因“右上肺炎伴厚壁空洞形成”在常州一院住院治疗。
分析意见:医方常州市中医医院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在未行痰找癌细胞、纤支镜、肺穿刺等检查以明确病理诊断的情况下,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片、胸部CT片,诊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进行6个疗程的化疗,不符合诊疗规范。医方的医疗行为与患者的人身损害后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6个疗程的化疗,目前没有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依据。
医生回应
病人病情逐渐好转,没有造成伤害
昨天,常州市中医医院就此事在网上发帖回应此事,署名为“经治医生”。帖子中写道:
该病人2004年9月3日在我院CT显示右上中央型分叶状肿块伴阻塞性肺不张,纵膈淋巴结肿大,右下肺炎,诊断为右上肺癌,伴肺不张,淋巴结肿大收治入院,医生要求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不愿受其痛苦,再三要求进行化疗。经两次化疗,于11月8日复查CT,病灶已明显缩小,阻塞性肺炎有吸收,后又经4次化疗,病灶缩小并稳定。2005年,二院出院结论写着:右上叶支气管肿瘤,右上叶、右下叶阻塞性肺炎。同年9月,该病人在一院就诊时,一院CT显示:右上肺炎伴厚壁空洞形成。
作为经治医师,我想说明的是:普通肺炎用化疗治疗,炎症非但不会消失只会加重,但经我们两次化疗后,病灶明显缩小,有CT为证。而且,化疗完全有可能治愈肺癌,病人目前没有肿瘤,不能否定没有得过肿瘤。患者说,2005年7月因病情加重去二院诊治,出院的结论清楚写着:右上叶支气管肿瘤,右上叶、右下叶阻塞性肺炎。同年9月,该病人在一院就诊时,一院CT显示右上肺炎伴厚壁空洞形成。这是肿瘤化疗后吸收的依据,而不是排除肿瘤的依据。医学鉴定为四级医疗事故,不是因为诊断错误和化疗错误,而是因为在没有取得病理学依据就进行化疗,在医疗规范上存在欠缺。从整个治疗过程来说,病情是逐渐好转的。鉴定书也写明,目前没有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据。
下一页 第三方专家观点 影像检查只是参考 病理诊断必须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