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裕的父母:活在深深的自责中 为此吵架导致离婚
裕裕的父母此次没有请律师,他们完全赞同省检察院的抗诉意见,认为医院应负全责。
“我觉得承受20%的责任,伤害我的儿子送了生命……这几年来过得真的很痛苦,真的很痛苦……”言及至此,梁女士情绪一时难以控制,“我怎么可能拿钱去……如果明知道那些药会要了我儿子的生命,我怎么可能拿钱去买我儿子的命呢?你让我承担这样的责任,以后的人生我怎么过?”
事实上,梁女士的家已经因这件事彻底改变。庭后,梁女士拿出儿子裕裕的照片来。照片上的裕裕非常惹人喜爱,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病。梁女士告诉记者,当初是她极力主张要送孩子去看病的。没想到,病没看好,可爱的儿子还送了命。那时候,前夫一家人就已经有些怨她。
知道此事真相后,他们打官司。但一审法院判决家长承担两成责任。这彻底打垮了这个家庭。夫妻俩为此经常闹矛盾,终于两人在2009年离婚。
“我有一个大女儿,当时儿子做骨髓移植时,女儿捐了骨髓。后来弟弟走了,女儿也常常自责,说自己没用,她觉得自己捐了(骨髓),还是没能帮到弟弟。”
回访幸存者:11岁女孩盼望不用再输血打针
在2004年至2005年期间,接受治疗的地贫患儿中,还有一位算不上幸运的幸存者欣欣。为了获得脐血给她治疗,欣欣的父母又生了一个孩子。2004年6月,欣欣的父母揣着25万元,把孩子送到珠江医院,结果手术失败。
“2006年,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纪委等部门找到我家里来调查时,我才知道,女儿当时用的药是有问题的。”欣欣的爸爸说,事后他们获得了约20.6万元的赔偿,“这些钱想将来给她再做一次骨髓移植。”
现在,欣欣一家人住在番禺一处出租屋里,墙上贴着10张奖状,都是欣欣和弟弟得的。11岁的欣欣身材瘦小,看上去更像个七八岁的孩子。
欣欣的爸爸说,欣欣现在每隔20天就要去医院输一次血,每次就要花1000多元。因为输血后必须排铁,欣欣每天必须打两针“去铁胺”。现在他和妻子已经学会了为欣欣注射,“这样可以省点钱。”
“爸爸,我不想再打针输血,我想跟别的人一样生活!”每次打针,欣欣都忍不住哭泣,她曾对爸爸这样说。因为长年输血打针,欣欣的手臂和手背上布满针孔,手背上的血管已经下沉。
欣欣的爸爸说,为了排铁效果更好,还应该配合吃“去铁铜”,但因为没钱,他们只好把这给省了。即便这样,欣欣每月的医药费都要五六千元。
爸爸妈妈带欣欣和弟弟去做了配型,配型高度吻合。眼下最愁的是,手术费用还有10万元的缺口。上次手术借的钱尚未还清,欣欣的爸爸妈妈不知道该上哪里去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