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查封记者卧底“黑油”厂 两老板跑路

2012/1/5 来源:南方网a-A+

  去年6月工厂曾被责令整改

  令人惊异的是,现场找到一张2011年6月30日由东莞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出具的“责令整改通知书”,上面显示质监局发现了永隆食品厂存在3大问题,首先涉及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情况,包括没有记录,车间有杂物,乱堆放,车间未及时清理;其次涉及生产的食品标识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名称不规范,未标示存储条件;最后是未遵守进货查验制度,进货时未查验许可证及相关证明文件。

  与这份整改相对应的,南都记者找到了一份2011年6月-11月的原油进货化验表,涉及大豆油和棕榈油。除了进货查验制度,永隆食品厂有所改善之外,这份整改通知显示的内容,直到昨日永隆厂被执法人员查封,完全没有改善。

  政府回应

  中堂镇政府:清查食用油市场

  昨日中堂镇镇政府发布的通稿称,南方都市报报道后,中堂镇高度重视,镇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镇长立即带领镇食安办、公安、工商、质监、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会同市食安办、市质监局、市公安局等部门执法人员共35名到现场调查。

  经现场查核,该工厂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和工商执照,已于2011年底停产。现场发现原料油储罐12个,内存原料油约3.2吨,无成品花生油。做东莞市质监局现场对该食品厂做停业处理,对原料油及添加剂进行查封并抽样做进一步检验,对进货销售单据进行封存;工厂工人由公安部门控制做进一步调查问询。

  为进一步加快事件处理,中堂镇成立了镇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食用油整治工作组,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清查行动,并召开镇食安办成员单位紧急会议,要求全面整治食品油生产销售经营有关工作。

  通稿称,将全面查清事件,若涉及违法添加的,将从严从快处置相关责任人,公安机关将追查工厂主要负责人去向,做好事件的追踪调查处理。中堂镇还将对全镇食用油生产企业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查处;清查各大商场市场,对流通领域涉及该厂生产的食用油进行排查,如有发现先行下架封存。目前,事件正做进一步深入调查处理中。

  网络反响

  姚晨隔空喊话:调查记者个个都是余则成

  昨日,“永隆黑油”报道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反响,@南方都市报新浪官方微博的转发量快速破万,截至发稿前,已经突破两万,评论近5000条。微博女王姚晨也在其微博中转发并赞叹道:“这年头,调查记者个个都是余则成啊。”并发了竖起大拇指的表情以示赞许。

  大多数网友除了对南都记者表示感谢和支持外,更表示了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网友称,当下社会,老百姓在被毒奶粉、毒腐竹、毒牛奶等“毒品”的密集型轰炸下,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草木皆兵。此外,网友们也质疑有关部门监管不作为,并隔空喊话,要求记者都去做刑侦队员。

  网友语录

  @地下丝巾:继奶制品一起具有杀光当代人灭绝下代人的功能以后,各种油表示不能落后啊!

  @某某某Jerry:原来油厂和男科医院是同一条产业链上的。

  @胡姓男青年:不会榨花生油的记者不是好演员……

  @ srl004:一大早就见到这个,如果没有卧底的记者,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是否一世都不知道呢?

  @ H eyho世界:病从口入,做生意的人只想着赚钱,而罔顾他人的健康,可耻!不知道他们也是否有胆量吃自己做的东西呢?想想别人,想想自己,不要做害人的事,因为天在看!

  他城

  佛山档口进货黑油卖给附近居民

  ●三水区一档口查出318瓶涉事油

  2011年12月28日下午,南都记者从东莞跟车,追踪到东莞中堂永隆食品厂把一车油送至佛山市三水区河口文塔西路5座一楼的一家客户。昨日下午3时多,在南都记者的举报下,河口工商所及公安部门对此存货点进行清查。

  执法人员敲开门入屋,一名抱着婴儿的中年男子尚不知为何事。房屋格局为2房一厅,房间内堆放着大批装满花生油的纸箱,箱上标注着各种牌子的花生油,有好日子、康师傅、金福星、群鹰麦、佳香坊,这些都是东莞中堂永隆食品厂生产的花生调和油“你们涉嫌售卖不合格的花生油”,执法人员随后把这批油搬上车带走进行扣留封存,经清点共37箱318瓶。

  “这批货是前几天厂家送过来的,有100箱,当时交了6000多元货款,除了现在被扣押的37箱外,其他的都卖了,大多数是卖给了附近市民,只有10箱是卖给了附近的两个工地”,负责进货的女子姓毛,她称中堂永隆食品厂有正规执照,要货时打个电话,对方就会送过来,目前跟这个厂合作有几个月了,进过几批货。这些油一是放在档口内卖给附近居民,二是卖给河口一些工地的食堂,“要是知道油有问题,不要钱我们也不敢要啊,我连收货单都没有保留”。

  而执法人员看到,她屋里厨房内放着的则是名牌花生油,很显然她家都不吃自己进货的中堂永隆厂生产的油。据现场执法人员说,这100箱油应该有1吨多,价值上万元。下一步将进行检验,如不合格,将依法进行相关查处,而目前已流入市民餐桌的,检验结果出来前,还不好召回。

  ●河口市场扣押37瓶涉事油

  昨日上午8时30分,佛山三水区工商局河口工商所看到本报“永隆黑油”流入佛山的报道后,当即部署开展相关清查行动,对河口市场内及附近13间粮油店和杂货铺进行检查。

  行动中,发现有两家粮油档在销售标称“东莞市中堂永隆食品厂”生产的花生油。其中在何某经营的档口内,发现有康师傅、金福星、福翠园、满堂红品牌的花生油共20瓶。而在何某对面的一家由毛某经营的粮油档口内,执法人员也发现有康师傅、金福星、厨味香、佳香坊等品牌的花生油17瓶。执法人员当场要求该两名经营户对中堂永隆食品厂生产的相关花生油下架,并对店内销售的37瓶花生油进行扣押封存。

  执法人员表示,目前三水工商局正扩大范围对辖区内的食品粮油店进行检查。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105/48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