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午9点,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美术教师陈菡炜走进紫竹林附近一个小区。院子里,蜡梅开得正盛,陈菡炜使劲吸了吸香气,走进二楼一户人家。“老师好!”屋里,坐在电脑前戴眼镜的男孩欢快地和她打招呼。“楼下蜡梅开了,真香!闻到了吗?”陈菡炜忍不住想分享自己的感受。“我闻不到,太远了。”“到阳台上也能闻到的。”“阳台我也去不了。”男孩坐在椅子上,表情平静,甚至还带着一丝温和的笑容。
他叫耿彦,还没满18岁,出生不久就患上脆骨病,一不小心就会粉碎性骨折。他的腿做过几十次手术,至今不能站立行走。
特殊的课堂
一名老师,一名学生,每次一个小时
耿彦的家租住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小区。他的房间并排放了两张床,靠墙的小小电脑桌上放着全家最贵的电器一台4000多元的电脑,是姑姑送的礼物。这就是耿彦的“教室”,属于他学习的空间只有一平方米,老师来讲课时,耿彦把电脑前唯一的一张椅子让给老师,自己就坐在床边听。这张椅子很“大牌”,坐过田家炳高级中学的52位优秀老师,其中有两位还是特级教师。这一年半来,他们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下午会轮流来到这个小小的空间,为耿彦撑起属于他一个人的课堂。
昨天上午,是耿彦高二上学期的最后一节课,是艺术修养,内容是画一幅描绘田野的水彩画。听到陈菡炜老师上课的指令,耿彥迅速地用双手撑起身子,越过两张床,拿起墙边书堆上的素描纸、画板和水彩颜料。
陈老师选了一本日本青年画家秋草爱的画集《水彩画的写意生活》,作为耿彦的教材。
这一节课,画的是“一望无际的富良野山丘”。先用铅笔勾出简单的素描稿。耿彦把画板搁在腿上,专注地用铅笔勾线,山丘、田野、房子、栏杆……
“这里栏杆的线还要再用深色笔勾一勾,这样上了色就不着痕迹。”“房子的结构可以再勾勒得清晰一些。”陈菡炜拿着一支笔轻声说着要注意的细节。
耿彦细致地涂色,整幅画都被绿色点染,零星有咖啡色的房子和栏杆,看上去非常清新。
“这张最满意吧?”陈菡炜笑着问。“嗯。”在陈菡炜眼中,耿彦是个有天赋的学生,形抓得准,在整个作画过程中又特别细致。
“我们把这学期画的画拿出来看看!”耿彦把画作珍藏在一个袋子里,按日期排序。10月20日,第一次在课堂上画水彩画,主角是樱桃;10月22日,自己在家画了一张仙人掌;10月27日画了一幅雏菊;10月30日画了一幅狐狸;11月13日画了一幅彩椒……可以看到明显的进步。
“他应该只是在小学上过美术课,这一学期,他才又接触画笔,能感觉到他真的很喜欢。”陈菡炜和耿彦约定,会一直教他。
一个小时过去,课程结束了,老师就要离开。“老师再见!老师新年快乐噢!”没办法送老师出门,耿彦笑着目送老师。
校服是他的宝贝,在家每天都穿着
“阿姨好!”看到陌生的记者,耿彦微笑着打招呼,他的声音非常好听,神情大方。“阿姨您坐!”他甚至要把屋里唯一的一把椅子让给记者,全然不顾自己坐在床边腿不方便。耿妈妈告诉记者,脆骨病的发生率是十万分之一,目前无法治愈。但这个1994年出生的男孩,身上却透着一种安静、平和的气息,他的笑容也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就像他众多的老师说的,这孩子就是让人喜欢跟他说话,总是忍不住为他心疼。
一年半只到过学校两次
“我很想参加学校的活动,但我不能被碰到。”耿彦上高中一年半,只到过学校两次。“第一次是2010年9月1日,我穿着校服,坐着轮椅,参加开学典礼,还上了一天课。”这一天,耿彦被分在高一年级的“爱心班”高一(3)班。在开学典礼上,校长华勇只提到一个学生的名字,就是耿彦。“当时校长说,欢迎耿彦同学,我真开心!”
开学典礼结束,耿彦被抬上了五楼教室,开始他的高中第一课语文。语文课由班主任仇燕老师主讲。“讲得真好!我还举手发言了!”仇燕老师也清楚地记得,那个坐着轮椅的小男孩投向黑板的专注眼神。“那样的眼神,看得出他多喜欢在课堂上!”那一次,同学陈贤尧和他成了朋友。“他每节课都举手,而且回答问题都对了。真想不到,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在课堂上上课了。”那天,40位同学都对这个特殊的同学印象深刻。
直到前不久,为了小高考信息技术考试拍照,耿彦才第二次来到校园。“我们学校真漂亮。”耿彦的目光充满留恋。
和同学们靠QQ群联系
虽然不能每天见到同学,但一个名为高一(3)班的QQ群是同学们和耿彦联系的纽带,在这里,他们一直在一起。
“平常学校有什么开心事,我们都告诉他。那回拔河比赛赢了,他也很开心,还说为我们骄傲呢。”女生朱婧琦也是耿彦的好友。在网上,同学们给他推荐电影、视频、小说。“有一回,同学给我推荐了上海世博会虚拟参观的网页,很有意思。我进去体验了一下。”
记者注意到,耿彦穿的是印有学校名字的藏青色校裤。“我在家都穿校服,两件上衣都洗了,不然我全身都穿校服。”冬春夏季的校服,学校都免费各送了两套给耿彦,而这也是他的宝贝,每当老师来给他上课,他都穿着校服。自己在家自习,校服让他感觉置身教室里。
曾做过二三十次手术
耿妈妈说,耿彦几个月大时曾经骨折一次。后来在4岁时做过手术,当时很成功,孩子能蹦能跳。但刚刚上了一个月小学,耿彦在学校撞成了左腿粉碎性骨折。“从此他再也没站起来过。”他也再没能正常地上过学。“因为很容易骨折,从小到大做了二三十次手术。”手术过程非常痛苦,先牵引20天,手术后再打上石膏,一年在医院要住上至少四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