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曝出苏泊尔不锈钢炊具锰含量超出国标近4倍,严重的话可引起帕金森病等危险疾病。消息一出,引起轩然大波。2月17日,小家电巨头苏泊尔因产品陷入“质量门”宣布暂时停牌。
需要厘清的是,现在说的不符合国家标准,其实指的是它不符合国家关于板材不锈钢材质标准,至于这种材质制作的炊具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目前并无一个确切的答案;还有,超标的部分是否对人体有害,也无一个权威的定论。虽然央视报道称,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等疾病,但这毕竟是个比较模糊、笼统的说法,消费者的心里还是没谱。
对于央视报道的锰超标问题,苏泊尔曾回应称,产品各项重金属析出量符合国家标准;还表示,卫生部曾指出,国外关于不锈钢食具容器有关锰的限定规定,除个别国家外,其他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未有明确规定。目前发达国家仅意大利有锰析出量的限定标准,经检测产品符合意大利标准。
这一说辞似是而非。从常理上讲,符合意大利标准,未必符合中国标准。业内医生也指出,对于锰超标的认定,食品安全方面的标准并不完善。苏泊尔正是在钻这个空子。可见,当务之急,是升级检测和质量标志,填补相关领域的制度空白,不留“法外之地”。
苏泊尔也算是行业的主流品牌,本来应该在品牌责任、社会担当方面有一定的引领和表率作用。但是,从这次质量门的表现来看,其诸般应对,极为不智。比如,苏泊尔问题锅绝非眼下才曝光,而是曝光多时,都未见其有任何补救的实际行动。相反,倒是屡屡回避问题,妄图以敷衍和拖延,蒙混过关。随着苏泊尔质量隐患问题频繁被曝出,已对企业造成持续性影响。
奇怪的是,尽管“问题锅”闹得沸沸扬扬,除了首先发现质量问题的哈尔滨工商部门之外,目前权威职能部门似乎仍未有力介入,未给出进一步的调查结论和说法。又一个名牌中枪了,消费者可以等,可以换,企业可以死可以生,但是监管部门不能失语失职。主流品牌行业大佬“中标”,除了企业伦理、个体素质有问题之外,行业生态、制度环境,或都需要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