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只有四分之一人体质优秀 两成青年超重

2012/3/26 来源:广州日报a-A+

  中山1439名20~59岁非体力劳动者进行体质监测显示

  中山市对1439名20岁到59岁之间的非体力劳动者体质监测结果显示,仅有四分之一的人体质优秀,不过,这一结果已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而其中的体质不合格者占到4.7%。昨日,中山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公布了去年的体质监测结果,而今年将在8月份之前完成全市10个镇区的国民体质监测。

  体质监测半小时完成

  记者从中山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了解到, 2012年中山市国民体质监测乡镇行活动启动仪式正式启动。市民只要完成测血压、量身高体重,完成包括俯卧撑、闭眼单腿站立、纵跳等13个项目,就可以获得自己的体质综合评定报告,以及一份根据报告形成的锻炼指导方案,前后用时大概半个钟头。相关负责人介绍,至今年8 月底中山将完成在10 个镇区范围的国民体质监测,对专门类人群进行监测以及提供市民体质测定服务。

  国民体质监测分体质测试和问卷调查两部分。测试包括形态类指标、素质类指标、机能类指标三大类,参加者除了要测量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外,还有一些需要通过运动才能完成的指标,如台阶指数、握力、纵跳、俯卧撑等内容。

  40岁之前已有两成超重

  记者拿到的去年一份数据显示,在中山非体力劳动者中,体质达到优秀者有25.2%。此份监测报告为2011年中山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对包括市政府、老干中心在内的公务员队伍,体育场馆处以及镇区的非体力劳动者进行的体质监测,总数为1439人,其中男828人、女611人,平均年龄38.2岁。

  其中, 25.2%的人体质优秀,比全国高9.7%;体质良好者占到31.1%,比全国高5.3%;38.9%体质属于合格,此外另有4.7%体质不合格,不合格率比全国低8.5%。

  去年监测结果显示的较大问题在于超重。参加监测的市民中,有795人为20~39岁年龄组,这些非体力劳动者中,19%体重超标,其中,9%属于体重超重,10%属于肥胖,只有16%的市民体重较轻或过轻。

  青壮年要增加韧性锻炼

  根据对上述795名市民的各项运动指标监测发现,该年龄段成员握力、坐位体前屈、身高标准体重评分差和稍差,所占比例较高。其中,58%握力稍差或差;52%坐位体前屈稍差或差。

  “该年龄段的市民要注重加强对力量、柔韧性、身体形态的锻炼,建议可选择俯卧撑、伸展操、快步走等运动项目。”专家介绍说。此外,中年人群中有39% 肺活量较差。

  “这说明该年龄段的市民力量、柔韧性、心肺耐力总体相对较差,需要提高。”专家建议,应加强锻炼,并在选择锻炼项目时,注重加强对力量、柔韧性和心肺耐力的锻炼,可选择卧推哑铃、伸展操、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最好每年测一次

  专家建议,体质测评为不合格的成员在锻炼过程中需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质测评,便于观察锻炼效果,调整锻炼指导方案。而测评正常的成员,需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评分析,便于及时发现潜在或者已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并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中山将不断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在全市分东、南、西、北四个片区,为不同类型人群进行体质监测,建立起体质健康档案库。每年免费为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中老年人及学龄前儿童等不同类型人群进行体质监测,定期公布监测结果,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处方。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326/56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