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直升机救援绝不会专为富人服务

2012/4/10 来源:新快报a-A+

  受运输费用和城市环境等因素制约,虽有市场,但难以“常态化”

  日前,广东大型公立医院启用直升机紧急救助患者的事件引来社会关注,一些市民表示,此举是否意味着将来可直接致电120“打飞的”?记者昨日采访医疗界业内人士了解到,虽然这种新型兴起的“空中120”对抢救急危重症有帮助,但因运输费用、城市环境、体系管理等问题,难以纳入日常医疗急救体系。

  航空急救应未雨绸缪

  3月底,广东省人民医院出动直升机,把5个月大的先天性心脏病女婴从汕头市接到广州救治。据该院介绍,这是公立医院参与应急救援体系、寄望将“空中120”常态化的一次演练。该事件引发不少网友讨论:医院日常需要用到“空中120”吗?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山一院急诊科学科带头人廖晓星教授表示,美国等地已将航空急救常态化,而我国目前的航空急救还未能达到这一步。“如果只是从医疗急救需要来说,因市内交通经常拥堵,以及部分地区偏远路行不便,像车祸、急危重症等这样的病人确实需要更高效的急救方式。”

  广州某大型三甲医院一名医院管理人士则称,就如灾难未到时,人们需在平时进行避难演练一样,航空急救也应未雨绸缪。“‘空中120’不是说飞就飞得起来的,一定要有日常实践,能及时把医生送出去,把患者接进来。”该人士说。

  费用高昂飞一次数万

  据了解,省人民医院这次的航空急救行动并不是我省公立医院第一次。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就开始摸索以陆路和航空转运结合的急救运转模式。此外,北京、天津等地医院也陆续建起停机坪。然而,时至今日,全国真正启用了航空急救的医院数量寥寥无几,而启用了的医院也就仅有两三次的战果。为何?首先就是费用问题。据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副主任陶少华介绍,航空医疗急救没有政府定价,目前医院主要与官方飞行大队或与航空公司合作,由医院出面租用直升机,而费用由患方负责。“直升机出动急救运转一次,费用从2万元-3万元不等,甚至更高。这是普通人所吃不消的。”

  有医院管理人士建议参考国外模式,由政府支持航空急救的费用。然而此建议也遭到部分业界人士反驳。“现在社会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如果政府拿钱去付油费救这么一两个人,还不如投入到更多正在医院求医,却没钱治病的贫困患者身上。”珠江医院一医生表示。

  谈“常态化”似为时过早

  除费用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事还存在申请手续繁琐及城市环境限制等问题。据了解,申请一次航空急救需要多方协调。首先空中管理方面的申请,涉及与空军的协调,还有航道线路的确定等等,要办下这些手续比较繁琐。“目前广州这么多高楼,有停机坪的医院也不多,这种航空急救体系也没建起来,现在谈“空中120”常态化太过早了。”廖晓星说。

  另一专家也称,若“常态化”,估计要引进更多直升机,“恐怕到时就不止地面塞车,空中也塞车了”。

  省人民医院:直升机救援绝不会专为富人服务

  南都讯 记者薛冰妮 王道斌 广东省人民医院3月29日出动直升机,将5个月大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婴从汕头接到广州救治,这趟空中救援花费近两万元,历时1小时48分钟,而用汽车要跑6个小时。

  这本是公立医院参与应急救援体系、寄望将“空中120”常态化的一次演练,没想到引起了一场关于社会公平的争议:直升机救助对象应该由谁确定?根据什么标准选择?为什么出动直升机去救助先天性心脏病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其他有需要的患者怎么办?几万元的飞行费用,是否非富即贵的患者才能享有这种昂贵的医疗服务?

  救援当天,医院就不停接到各个媒体记者的电话,称不少人质疑这个患儿的身份是否非富即贵,网友质疑“一旦开展会不会变成特权阶级的专属?”医院则觉得很委屈,“真的是个普通的孩子。为何现在做个好事都那么难。”

  昨日,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邓智平表示,质疑患儿是否非富即贵本身很值得玩味。这反映了社会的普遍心态,也说明现在非富即贵垄断优势资源确实在社会上很多。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410/58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