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裂女婴手术成功后突然死亡 家属提质疑

2012/4/25 来源:中国经济网a-A+
周女士夫妇希望医院对女儿的死亡给出合理的解释羊城晚报记者林桂炎摄

 

周女士夫妇希望医院对女儿的死亡给出合理的解释

  5个月大的婴儿琳琳(化名)出生时腭部裂开。父母带她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9日完成手术修复。20日上午,琳琳的状况突然恶化,最终因抢救无效离开人世。家属质疑院方操作不当,院方表示委托鉴定机构鉴定死因才能定夺。

  事件:情况突然恶化死亡

  林先生家住福建。女儿琳琳出生时,林先生发现其腭部有个小洞,当地医院诊断为腭裂。林先生希望通过手术进行修复,但当地医院不能做这种手术。听了朋友的建议,本月17日,林先生一家带着女儿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18日,院方对琳琳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家属事后反映,院方没有给他们看检查结果,但表示可以进行手术。19日上午,医院对琳琳进行“腭裂整复术”手术。据琳琳的母亲周女士回忆,手术从上午8时35分左右开始,9时40分结束。医生从手术室出来告诉他们,手术非常成功,“小孩子还大哭了一场”。中午时分,琳琳离开ICU病房,情况一直非常稳定。到了晚上,琳琳已经能吃东西了,除了有点低烧外,没有异常。

  20日早上8时40分左右,林先生发现琳琳的肺部有点呼噜声,好像喉咙有点痰。“我赶紧叫来护士,护士拍了几下小孩的背部就离开了,没有用听诊器作进一步诊断。”9时20分,琳琳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约一个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她连名字都还没取。”周女士泪如雨下。

  家属:我们有三点质疑

  据家属反映,孩子出事后,他们从院方拿到各项检验结果的复印件,并向医院提出三点质疑:

  质疑1  孩子年龄搞错

  院方在多项检查报告上写错了琳琳的年龄,“小孩5个月大,检验报告写成1岁5个月,医院是否当成1岁多的小孩来进行手术?”林先生质疑。记者从家属提供的复印资料(一份口腔科入院记录、5份检验报告单、一份标测心电图检查报告单、一份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报告)上发现,除了口腔科入院记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报告写着琳琳的年龄为“5月”,一份报告单将“1岁5月”涂改为“5月”之外,其余的报告均显示琳琳的年龄为“1岁5月”或“1.5岁”。

  质疑2  多项检验结果偏离参考值

  在琳琳做手术前所进行的检验中,报告单上显示有部分结果偏离参考值。记者从家属提供的上述资料中发现,在标本种类为全血的检验报告单中,26个项目中共有8个项目的检查结果偏离参考值。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报告中,超声提示写着“建议复查”。

  记者还发现,其中一份检验目的为“输血前四项”报告单采样和接受时间都是18日,而报告时间是19日13时56分。家属表示,琳琳在19日上午9时40分左右完成手术,为何术前所做的检查报告到术后4个小时才出来?家属质疑,检查报告存在这么多难以解释的地方,为何医生不事先告知家属就进行手术?

  质疑3  为何不送ICU抢救

  据家属反映,祖父母发现孩子情况异常后,把她送到护士站求救。林先生告诉记者,开始只有护士参与抢救,隔壁房间有几个医生坐在里面,“我老爹当时跪在地上,请求他们帮忙抢救,但他们置之不理,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是小孩的主治医生,不敢插手。”家属想找主治医生寻求帮助,却被告知主治医生黎医生正在进行别的手术无暇抽身。十分钟后,才有医生参与抢救。

  家属曾要求把孩子送进离护士站不到十米的ICU病房抢救,但要求未被采纳,“他们说护士站是最快的”。大约半个小时后,小孩宣布抢救无效死亡。

  专家:无法明确确切死因

  对于家属的质疑,记者联系上主治医生黎医生,她表示,医院和患者家属已经达成协议,将对小孩进行医疗鉴定。目前仍未有鉴定结果,她不方便回应。

  在医院给家属的答复信中,院方表示,在手术前,琳琳完成了各项术前检查,麻醉科评定: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家属也签署了输血同意书和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结束后,琳琳被送至复苏室,医护人员等琳琳自主呼吸回复平稳后把其送回病房,并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随着琳琳生命体征逐步平稳,当天下午3时40分,院方表示可撤除上述监测。当晚到次日早上8时45分护士查房期间,琳琳情况稳定。对于家属反映孩子喉咙有痰的情况,医护人员当时拍背排痰。

  20日上午9时20分,家属把琳琳抱进护士站时,琳琳已无自主呼吸。主管护士及叶医生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但心电监测呈一直线。医护人员立即通知PICU会诊协助抢救,同时通知主管医生及科室主任。9时30分,医护人员对琳琳进行气管插管接气囊加压给氧,插管时声门下未见明显分泌物阻塞。10时,琳琳无自主呼吸,心电监测仍呈一直线,大动脉博消失,肛门松弛,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宣布死亡。院方随后组织专家进行讨论,专家们认为,按照目前临床证据及医学知识,无法明确患儿的确切死因,建议医患双方委托医疗鉴定机构进行死因鉴定。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425/59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