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快讯摘要: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医学博士陈作兵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人生。同样是在最近,市民秦岭致信市委书记,为身患癌症的父亲吁请更好的就医环境。身患绝症,放弃,还是继续治疗?
“放弃”也是临终关怀
湖北赵晓曦
人有权利要求活的尊严,同样有权利要求死的尊严。是忍受痛苦、延长时日,还是放弃治疗、安详离开,在生命长度与质量的抉择之间,不论患者最后作出何种选择,都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
酌之于情,身为子女应该尽孝于父母膝下,这本无可厚非。但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孝道究竟是无视父亲的身心煎熬、不惜一切代价延长生命的长度,还是让父亲精神饱满、心情平和、安享最后的人生?时移世易,孝道的观念和方式应该更加包容开放,或许,尊重父亲本人的选择,才是最大的孝道。
医者,宜也。医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抢救到最后一秒,有时候敬畏和顺从生命也是一种医治。尊重患者对生命的选择,提高生命最后阶段的质量,安抚患者内心的恐惧,这不仅是对身体病痛的医治,也是对心灵痛楚的抚慰,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临终关怀。
小心“善意”被滥用
历正
身患绝症是否继续治疗,是一个纠结着情感、伦理、家庭负担等多重因素的社会问题。如果缺少进一步的反思,放弃治疗的善意可能会被误用。
人皆有求生本能,更多绝症患者放弃治疗实有其现实隐衷,比如继续治疗将会给家庭带来不可承受的经济负担,比如癌症晚期患者就医环境不尽如人意。这些现实的无奈,恰是完善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的着力之处。这不仅需要提供有尊严、安全而稳定的就医环境,完善大病救助制度以缓解普通家庭的医疗负担,也呼唤包括心理疏导、慈善陪护在内的临终关怀服务,根除绝症患者的后顾之忧和现实无奈。
为绝症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让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地谢幕,毕竟,生有权利,死有尊严,是文明和人道的体现。而这,需要社会各界承担起更多责任,为他们,也是为我们自己。
微博之论
@我爱大海:放弃放化疗不等于放弃孝道,也不等于放弃治疗,更不等于放弃生命,而是对生命尊严的维护。
@委月:孝敬父母是子女的天职,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有病,子女理当尽孝,哪怕是不治之症,也要尽心尽力,不能等死。能多活一天,都是生命的价值,是子女的孝心、善良之心,更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漫游世界:生命诚可贵,终有不可回,如果治疗不能起死回生且又给患者带来种种痛苦的折磨,选择放弃也是一种关爱!
@豫男:孝道,不只体现在延长亲人的生命时间,更不是延长亲人的痛苦时间,而是让亲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减轻痛苦,快乐生活。
@教堂下:遵从自然规律和本人意愿,减少痛苦和节约医疗资源,让老人生前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幸福感!
@bg7mki:一切尊重老人的选择。
@清水一滴可:极尽力量挽救父亲生命、最大限度对父亲临终关怀,都是作为儿子要考虑的,如果出现二选一会很纠结。作为父亲,相信儿子的知识与价值判断,打消儿子的顾虑,是父亲对儿子的信任。只要父子思想统一,任一选择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