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赖维教授
卷宗
军军爸回忆:半年前刚刚8岁的儿子患了普通的感冒,并伴有喉咙痛和高烧。儿科医生给开了抗生素和退热药。两三天后,军军的烧退了,喉咙痛减轻了,但一两天后儿子全身出现很多红色的小丘疹伴瘙痒,重新发烧。负责就诊的儿科医生认为极像病毒感染性疾病———麻疹,于是按照麻疹进行治疗,继续给予退烧药退热等处理。可一天过去后,军军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原来的红色小丘疹逐渐变成了多个红色的斑片,且斑片中央呈现紫红色,部分呈现了水疱,还出现口腔等处的粘膜糜烂、结痂。经皮肤科、感染科等多科会诊,结果是重症多形红斑性药疹,且向最严重的药物过敏类型———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型药疹发展,必须立即抢救。足足一个多月时间,军军才脱离危险,最终痊愈出院。
解密
“这个案例无论对家长或者是其它科的医生都是一个教训,这个教训就是提醒大家要重视药物过敏的危害,要知道,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型药疹是最严重的药物过敏之一,40%以上的患者都会死亡,好在抢救及时,而且这个男孩的体质较健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赖维教授介绍,药物过敏是很常见的皮肤病,但易被忽略,所以在治病过程中要十分留心。药物过敏的出现,快者可在用药后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如青霉素过敏),慢者可在用药后1个月左右出现,但多数在用药后2-3天出现。“这里尤其要提醒大家的是,第一次使用的新药一般在用药后的7-8天才会出现药物过敏。”赖维教授说,因为药物从进入体内到诱导身体对其产生过敏,一般有7-8天的致敏期,但再次用同样的药物时则在2-3天内就可激发过敏。
药疹一般发生于有过敏体质的个体,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并出现各种各样的皮疹。像军军就是典型的由退热药引起的药疹,由于没有被及时地诊断和处理而发展成为最严重的药疹。要感谢医生对其作出了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否则军军小小年纪就可能夭折。
警示
用药时注意药物过敏的可能性,一旦在用药后出现皮疹和瘙痒的情况要及时看医生,发现是药物过敏时要及时停药。
了解自己有没有过敏体质,有过敏体质者尽量少用或不用容易引起药物过敏的药。比如,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如扑热息痛、有阿司匹林等)、镇静安眠类、抗癫痫及止痛药(比如卡马西平等),还有痛风药(别嘌呤醇)等,另外中药也会引起过敏。
自己有药物过敏的,要将过敏的药物详细记录在病历的“过敏药物”栏中,每次看病时要提醒医生注意。
一旦出现重症药疹,治疗时不要抗拒医生给你使用糖皮质激素,因为这是救命的药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