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起作用了吗?推行中仍有问题

2012/7/17 来源:人民网a-A+

   医网快讯摘要:近日,市医改专题系列新闻通气会传来消息:今年底,家庭医生试点工作将扩展到全市所有17个区县。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起家庭医生制。人人都有家庭医生,这对市民来说,已经不再是梦想。

   据了解,去年4月以来,市在长宁、闸北等10个区率先试点家庭医生制度,共有1982名家庭医生和1066名乡村医生参与其中,签约常住居民209.9万人。

   家庭医生由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担任,每天提供24小时电话医疗咨询服务,并且负责下社区看门诊,上门为居民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家庭病床看护,定期上门探访,进行精神病人随访等。

   目前,长宁区下属183个居委会都配备了家庭医生。陈华是长宁区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家庭医生。在当上“家庭医生”前,她在周家桥社区卫生中心出外科门诊,之后经过培训转型成了“全科医生”。目前,她出任区内1112户人家的家庭医生工作,每周两天半的时间在中心出门诊,其余时间上门服务或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居民做咨询。

   试点一年后,《生命时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试点区县,发现家庭医生制度基本人人知晓,很多老人从中得到了实惠和便利。但是,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7月12日,记者在街头随机询问了15位市民,发现大家基本都知道这个制度。家住长宁区周家桥社区的洪老伯今年70多岁,多年来一直体重超标,血脂血压略高。签约后,家庭医生为洪老伯量身定制了一套“健康菜单”,帮助他控制血压和体重。“只要一个电话,就能请家庭医生上门量血压、开药。天气变化大时,家庭医生还会主动打电话提醒。”

   但是,也有一些市民表示家庭医生“只是做表面功夫”。家住杨浦区的徐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在居委会公告栏上知道有家庭医生这回事的。去年8月,他做了食道癌手术。今年年初,一位家庭医生去他家里探访,询问他的恢复情况,还给了一些建议。“但那之后,他再没来过我家,也再没有和我联系过。我看新闻里说,有一位家庭医生,一个人负责2323位居民,这管得过来吗?”

   家住长宁区的卢阿姨则对家庭医生的技术水平表示怀疑,“家庭医生多是年轻人,医疗水平肯定比不上三甲医院的医生。签约时,家庭医生留给我一个手机号,说24小时接听,随时帮忙解决健康问题。但是,有一次我吃坏了肚子,想问问他吃什么药,打了两回都没有接通。”

   的确,目前市家庭医生制度的构建仍然面临医生数量总体不足、医保、人事等配套政策有待跟进等瓶颈问题。现在,共有3000多名家庭医生,根据一名家庭医生负责2000到2500名市民的配备,还有2000多名家庭医生的缺口。为解决这个问题,正在着手建设一个包括培训中心、临床基地、社区基地在内的全科医生培训体系。今后,计划每年培养500名全科医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杨秉辉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目前的统计数据是1名家庭医生对应1060余位居民,这远低于英国1名家庭医生要负责3000多名居民。“在社区中,病人永远是少数。家庭医生是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好手。其更重要的职责,是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所以,家庭医生应该成为居民的健康守护神。”

   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长任雪雷介绍,“如今家庭医生基本都是主治医师,他们都要经过5年医科大学的学习,和3—4年的全科医生培训,只是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在看病分工上有不同。但不少老百姓对家庭医生有成见,宁愿去大医院排长队。”推行家庭医生制度的预设目标之一,就是想实现首诊在社区。根据病情需要,由家庭医生安排转诊至上级医院。这样能有效缓解三甲医院就医难的矛盾,并为居民节省就医时间。

推荐阅读:

甜蜜素胭脂红等“西瓜针”系谣言?

13岁女生遭老师多次性侵 每次得几十至百元零用钱

贵阳手足口病进入高峰期 从排队候诊到输液要8小时

湛江5名初一男生涉嫌在校内强奸学姐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717/74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