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保健品行业危机与机遇

2012/7/24 来源:39健康新闻a-A+

  医网快讯摘要:作为一个从低谷刚刚呈现复苏的行业,糖尿病保健品行业目前正是危机与机遇并存。这是一个行业重新洗牌的时期。

  一、危机时刻

  使糖尿病保健品行业陷入的危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具体来说有五个方面原因。

  加入降糖药的中药研究。

  过去,中成药中被批准加入降糖西药。这种做法坏处远远高于好处。从药物应用技术上讲,混合之后的药物在需要调整降糖药用量的时候,中药用量也只能随之调整。如果不混在一起,而是中西成药配合使用,就会提供更多便利。从药物炮制角度讲,中西药物在高温下混合容易发生不可控的变化,而在自然状态下化学反应发生则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也就是,中西药混合制药增大了安全风险。

  中医药混制的官方核准,也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很多糖尿病保健品研究者学会了这种简单易行的降糖“保健品”研制。从而出现了大量快速降低血糖的糖尿病保健品。从安全的角度讲,所有能够快速降低血糖和引起低血糖的产品都是具有强烈毒性的产品,也就是在动物毒性试验中存在着致死量。这包括几乎所有的降糖西药和胰岛素。“快速降血糖”的保健品问世之后,糖尿病保健品行业危机也随之到来。

  (二)官方对保健品加西药的严查严打。

  中药里面加西药的作法,越来越不被认可。尤其是,“快速降血糖”的保健品也和降糖西药一样,存在着低血糖风险。在近数十年的糖尿病治疗中,因为低血糖死亡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不仅是药物的原因,也与糖尿病本身的发病特点有关。很多糖尿病患者就是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出现。因此在错误的时间上,错误地使用了降糖药物或“快速降血糖”的保健品,就会导致严重后果。显然,社会无法忍受这种欺骗性科研成果。官方已经把保健品加西药确定为刑事犯罪。

  官方严打“快速降血糖”的保健品,也带动了社会舆论的关注,从而影响到消费者对糖尿病保健品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借机制造“保健品怎么能治病”的言论,试图彻底否定营养学、行为医学、心身医学和中医养生学成果。这些,如同釜底抽薪一样,从根本上打击了整个糖尿病保健品行业。

  (三)对保健品作用的知识缺乏。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病从口入。食物结构的改变导致了代谢疾病的流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错误的饮食的巨大负面作用,直接说明了正确饮食的巨大正面作用。食物对健康的作用也因此无可争议的显示出来。但是,很多研究者、管理者依然试图从化学药物的研究方式中寻找到保健品,很多消费者也试图从化学药物的药理说明中理解保健品。

  保健品,也就是那些可以对公众说明作用的食品。在美国叫做膳食补充剂。在中国叫做保健食品。显然,这首先是用于强化食物功能的,然后也是用于纠正营养问题的。由于营养问题导致的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甲亢、痛风等问题,需要全方位纠正营养结构和必要的营养干预。保健食品的这方面作用,不能用化学药物替代。中国保健品经销商在以往的工作中,忽视了保健品教育,而过分强调了保健品的药物功能。

  (四)生产经营者的不守规矩,导致社会信任危机。

  一些生产经营者肆意制造健康概念、编造医学故事、夸大产品效果、设置商业陷阱,导致了整个社会对行业的信任度降低。比如一个著名概念“增强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事实上,对2型糖尿病来说,大多数都是胰岛素抵抗(分泌过量)。但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概念至今还有人使用。其他的如修复基因、干细胞、纳米等等概念。

  短期行为产生的苦果,只能由这个行业从业者承担。

  (五)医疗保健制度的发展。

  医疗保险制度,把患者的消费更多引向了医院和公费药品。如果保健品的功能不能与药品相区别,那么消费者就会越来越少。这是所有保健品行业工作者所面临的市场问题。糖尿病保健品市场也不例外。

  二、机遇到来

  在健康行业,随时可以看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糖尿病保健品行业的机遇主要来自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包括四个方面。

  (一)来自现代医学的进步。

  这主要是来自心身医学、行为医学、营养学的发展。这种医学进步,使很多人了解到化学药物的局限和副作用。以往依据化学药物原理打压保健品行业的行为受到了遏制。心身医学的推进,让人们看到了行为、文化、传统对健康的重要价值。行为医学的发展,使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干预对疾病的治疗成为一种知识,中国人说的“食疗”中的“疗”已经被证明用词非常准确。

  在中国,营养学的影响尤为显著。著名营养教育医生赵霖教授做客央视,向公众介绍了大量的营养与疾病的知识。这种教育,不仅显示了科学的力量,也表明了一种官方态度,那就是实事求是。作为营养方式疾病,糖尿病的营养治疗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忽视糖尿病营养治疗已经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二)中医学的自我觉醒。

  近年来,中医治疗糖尿病和并发症在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聂文涛糖尿病营养干预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使人们了解到古代中医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作记载的相关内容是真实的。这种对古代消渴技术的筛选和严格验证,以及明显差异化的效果,极大恢复了中医界战胜糖尿病的信心。

  在发掘古代中医技术的态度上,一个旗帜鲜明原则就是:当真实的临床现象与现代医学理论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发展现代医学理论,而不是修改真实的临床现象。这种来自中医学的态度变化,以及中国本土存在着的中医文化,都给糖尿病保健品行业带来了机遇。

  (三)官方态度的改变。

  自从王老吉加入夏枯草事件、张悟本事件之后,官方面临一个重要的挑战:必须对公众关心的“食疗”问题给出回答。最后的结果是官方引导“食疗”的发展。官方引导“食疗”对糖尿病保健品行业人士来说,是一个双刃剑。从消极的意义上讲,这是“声音大”和“声音小”的问题,也就是大多数中小型健康行业从业者无法平等对话官方医生。从积极意义上看,官方引导就代表了对这种保健方式合理性、合法性给出了回答。

  (四)公民保健意识的提高。

  官方的科普工作,以及信息社会特有的知识传播能力,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保健的意义,增强了公民普遍的保健意识,客观扩大了保健品市场。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理性的保健观念,对糖尿病保健品市场正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面向未来

  科学、理性、文化状态,共同影响未来的糖尿病保健品市场。这要求该行业内的企业需要有一定的能力适应。

  (一)医学和营养学人才。

  这是健康管理行业越来越清晰的要求,也是消费者对健康管理机构的基本要求。好在,当今社会已经为这个行业储存了大量的人才。一大批专科和本科医学毕业生没有机会到医院从事工作,营养师考试历经多年也培育了大批营养学人才。这都给该行业提供了人才条件。

  (二)熟悉法规和行业潜规则。

  这方面,即需要管理者的学习能力,也需要管理者的教育能力,也需要管理者有一定的行业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基础。学习能力,表现为对相关法规的掌握。教育能力,表现为对员工守法意识的培养。其他能力,则表现为对社会文化的适应性。

  (三)能够与顾客建立互信的关系。

  健康行业需要有长线思想准备。短期行为会带来越来越高的成本。企业的这种基本原则,将会改变一切。能够与顾客建立互信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效益的提高,也有利于避免纠纷。

  (四)领导者的良好心理素质。

  健康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健康行业的机会不在于成熟市场,而在于创新。如同那个经典的故事:岛上从来没有人穿鞋,这给推销带来了困难,也给销售员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健康行业的崛起者需要敏锐的目光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724/75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