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谋划建立医疗硅谷

2012/8/17 来源:南方日报a-A+

  调研归来,广州市多个部门和越秀区工作人员马不停蹄,相继召开多场专家和医院负责人座谈会,研究制订建设方案。

  选址越秀

  东山口方圆3公里内集中广东乃至华南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但聚集效应尚未发挥

  如果像建广州大学城一样,重新规划建设一座“医疗城”,显然不现实。规划者把目光聚焦名牌医院扎堆的越秀区。

  “越秀区可以说是集中了广东乃至华南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曾益新院士说,目前北京在通州、上海在浦东、成都在温江,都在打造医疗中心,但均未成形。越秀区有历史自发形成的雏形,最典型的是东山口方圆3公里内,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两所全省龙头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三所在全国位居前列的专科医院,广药附属一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等各类型医院,还有中山大学医学院这个中国医学教育重地。只是规模还是小了点,而且各自为政,缺乏政府统一协调规划,难以发挥聚集效应,还出现“外跑”现象。

  多名医院负责人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们也想深耕大本营,但现在越秀区寸土寸金、发展空间狭小、缺乏政府支持,所以只能纷纷跑出去办分院。比如,中山一院在黄埔区、惠州市大亚湾办分院,中山大学眼科医院、中山大学口腔医院都跑到珠江新城盖新院、办门诊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则在萝岗区中新知识城与外资合建分院。

  “这样优质医疗资源都肢解了,不利于整体发展。其实越秀区也不是完全没有地,比如中山大学医学院里那栋著名的烂尾楼,拖了18年都没有动静,就可以激活。”中山大学医学院一位资深专家建议,广州市政府应做好统筹规划,给予土地、资金、人才政策等扶持,把优质资源留在越秀,做大做强。

  广州市有关部门人士透露,目前正在研究发展规划,初步考虑是先期发展东山口片区约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中期发展区域大致为东濠涌以东、白云山以南、内环路以西、东华东路以北的次核心区域,约10平方公里,长期发展规划区域涵盖越秀区西片各大医疗机构、约30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域。

  体制难题

  市政府牵头组建联席会议制度,力争破解体制束缚,减少恶性竞争,实现良性互补

  广州谋划“医疗硅谷”,要整合现有优质医疗资源,面临体制束缚难题。

  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举例说,中山医系统归卫生部、教育部管,省人民医院归省卫生厅管,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市卫生局管,层级不同、条块分割、“婆婆”众多,协调难度很高。

  实际上,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中山一院与省人民院都是龙头医院,在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如何让两家医院强化合作、差异化发展是一个大难题。像省人民医院原来在业界被戏称为“心脏肥大”,心血管学科一枝独秀,其他专科偏弱,但近十年引进中山医系统的“广东肺癌第一刀”吴一龙担任副院长,带动肿瘤专科强势崛起,与中山一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形成竞争。

  据透露,广州市正在组建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建设广州医疗健康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市长陈建华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卫生、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经贸、发改、交通、科信、财政的若干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多部门参与。另外设立联席会议制度,中山大学、省卫生厅、市卫生局、越秀区及各大医疗机构院长为成员,搭建协调指挥沟通平台。

  “政府应该牵头协调,让各个医院各有侧重,减少恶性竞争,实现良性互补。”曾益新建议,从空间拓展、学科布局、医保政策等方面进行统筹,建立“大会诊”平台和设备共享平台,不必每个医院都买CT、MR,重复建设,可以打造统一的病理检验中心、大型设备中心,实行电子病历互通。

  曾益新说,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疾病谱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原来的单发传染病为主,转为慢性病、多种复杂病为主,需要多个医学学科协作支持。比如,肿瘤病人往往年龄偏大,很多伴有心血管病、糖尿病。可以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治疗癌症,再转去广东省人民医院治心血管病,甚至两院专家一起会诊、协作治疗。

  引入资本

  医改正进入深水区,在过渡期应该允许“公私合营”,允许公立医院与民营资本合作

  整合医疗资源,或是破解看病难的有效路径,除了盘活现有资源“存量”,还需扩展“增量”。

  在曾益新看来,建设医疗健康中心,要形成公立医院与高端民营医院、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传统医疗学科与新兴学科协同发展的格局。

  他举例说,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养老产业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医疗支撑,难以兴旺。可以医疗机构为依托,兴办社会养老机构。又如,发展以体检为支撑的现代健康管理、干细胞美容、康复等新兴医疗学科和产业服务。

  不少医学界专家都建议,要放开医疗市场,让民营资本进入,可以促进竞争,倒逼公立医院改善管理服务。民营医院有体制优势,管理服务灵活。比如他们不必通过政府集中采购设备和药物,自己跟厂家谈判,价格便宜,可以压缩成本。又如,有医生收红包、拿回扣,或者病人投诉多,“民营医院院长可以马上炒掉你。”

  有民营老板担心,医疗行业专业性强,“水比较深”,不是简单砸钱盖大楼、高薪请名医,就能在短期内办出一个好医院。

  曾益新建议,医改正在进入深水区,在过渡期应允许“公私合营”,允许公立医院与民营资本合作,新办一家医院,而不是早些年的“院中院”。“民营资本就像个大人,有钱有力量,但不熟悉水性,可以先找一个会游泳的带一带他,下水学会游泳后再分开。”

 

推荐阅读:

医生谈缓解看病难和贵 社会资本远水不解近渴

张建欣完善医疗纠纷调处全省统一管理的“山西模式”

调查显示产科医疗纠纷最多

陕西子长县建平价医院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女医师因医疗纠纷服毒 遗书称以死证清白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20817/78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