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那你们把合成淀粉丝当成鱼翅卖,为什么要这样做?
饭店负责人:
这个东西不要说,哪有为什么这样做,这个是明知道的事情。说实话,就是配料这一块,加上去也就是二十几块钱的事情。
记者:
你们是从哪儿进的货?
某餐厅经理:
上海。
记者:
上海市场。
某餐厅经理:
对。
记者:
是批发市场吗?
某餐厅经理:
批发市场。
记者:
像这个进货的话,大概价钱是多少钱一包呢?
某餐厅经理:
大概一箱是十五包,一箱是四五百块钱,三十块钱一包。
记者:
这一包大概能做多少份?
某餐厅经理:
做五到六份。
解说:
根据这位餐厅经理的说法,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包人工合成假鱼翅的售价是30块钱,能够做出6份鱼翅,这样一份用这种人造鱼翅做成鱼池羹的成本也就在五块钱左右,而卖给消费者的价格竟高达一百五、六十块,利润高达三十倍。
记者:
像这个用人工合成的所谓的翅针来做鱼翅的话,是不是在当地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某餐厅经理:
应该是每家酒店都这样的。
记者:
每家酒店都这么做?
某餐厅经理:
嗯,这是肯定的。
解说:
用人造鱼翅制作所谓海皇鱼翅羹,到底是怎样加工出来的呢,怎样才能做到以假乱真呢?在一家饭店里,记者目睹了用人造鱼翅制作鱼翅羹的过程。只见他先将人造鱼翅加水泡发,他加的是热水,泡发的时间前后只用了十分钟。这位厨师说,人造鱼翅不是真鱼翅,泡发的时间不能长,泡的时间一长就发软,那就不像鱼翅了。
现在他开始调制汤料,这是制作鱼翅羹的一个关键步骤,人造鱼翅羹的味道能不能像真鱼翅,关键就要看汤调得如何。他先是加了点南瓜茸,说是为了调色,然后再混入一些调料,边调边尝,直到汤的味道像真的鱼翅羹一样。最后把人造鱼翅放到汤中。
主持人:
如果按照专家的科学分析,假鱼翅,人工合成的鱼翅主要是由明胶做成的话,两相对比,合成鱼翅和真正的鱼翅相比,还是合成鱼翅对身体更没有伤害一些。因为刚才说了,真鱼翅里边含有对人体有重伤害的物质,两相比较,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去吃假鱼翅,因为它对人没有什么营养,但是最起码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它的营养价值是零,最起码它不会是负。
接下来我们就连线北京大学的王锡锌教授,刚才您听了我的两相比较,我不知道您的看法是什么。
王锡锌:
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看鱼翅消费的混乱的市场。首先,其实前面短片中看到的,所有的鱼翅市场上所谓“公开的秘密”,也就是用人工合成的方式来做这种所谓的假鱼翅,这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当然它是一个法律问题,因为消费者支付了比较高的成本,这种价钱,然后去买到的可能只是粉丝。所以在这里,如果我们从商家来说,这种商业的不成性,甚至商业的欺诈,应该说是一个明显的法律问题。
当然在这里,其实也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论是从合成鱼翅的批发商,到餐馆的经理、厨师,甚至到餐馆的服务员,其实他们都是很坦诚的,他们一再重复一句话,所有的人都是这么做的,而且这个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所以这种欺诈,也可以讲,大家是利用了这种鱼翅消费的某种潜规则的心理,所以这是一个层面上,我们看到混乱的市场,的确是存在这种商业欺诈。
但是另一方面,像您刚才说到的,如果是一个真鱼翅,可能是有害的,而假鱼翅至少是无害的。但在这里,您刚才说到的是,你认可吃人工合成的鱼翅,但是我们问到的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吃呢?
主持人:
所以您说到的问题,您说到底在宴席上,是什么样的宴席更需要鱼翅?
王锡锌:
鱼翅的消费文化,尽管笼统地说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一个要素,很多人会认为燕鲍翅,尤其是翅,可能是非常名贵的食材,是高档的菜肴。因此它已经可以被当作一种公务的消费,官场饮食的文化,公务商务宴请的标志,它代表着某种高档、某种体面。所以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一种心理,让我们在真和假之间还要做一个选择。其实吃了真的也许是有害的,吃了假的很不划算,而且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为什么不可以不吃呢,这里面实际上我们看到一个混乱的市场,其实是因为畸形的消费心理带来的。
主持人:
王老师,你看我们一块儿去看一个数字,这是《中国经济周刊》在2012年的一期里面提供的数字。他说“据鱼翅加工、批发企业内部人士透露,北京是一个很好的市场,而且是有可能全国最大的市场,每天干鱼翅的消费量在5000斤左右。5000斤是什么概念呢?5000斤的干鱼翅,就相当于1.5万斤-2万斤鱼翅食材,一碗鱼翅汤的价格大概是在388元到488元。北京某家豪华饭店的鱼翅汤,曾经卖到过1800块钱,如果按照每天消费15000斤鱼翅,每碗鱼翅汤中的鱼翅含量为30克,每碗鱼池汤的售价为400元,粗略计算下来,北京地区每天的鱼翅消费额是1个亿,年销售额是365亿。
看完这个数字让人感觉到触目惊心,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又觉得从某种方面来说,我要带引号地去感谢这个假鱼池,因为有了合成鱼翅,可以让更多的真鱼翅,真的鲨鱼免遭杀害。但是我仅仅从这个角度去看,您怎么看待刚才提到的一系列的数字?
王锡锌:
我关注的是业类,就是鱼池业这个业类。他们一再强调,北京是一个很好的市场,这个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的现象,当然我们并不知道北京是不是中国最大的鱼翅的消费市场,但是仅仅是刚才的新闻周刊披露的这个数据,就已经让我非常的震惊,仅仅是鱼翅这一道菜的消费,一天就是一个亿,一年就是365亿,那当然因为这样的一个鱼翅的消费,拉动的肯定还会是一个更大的数字,一个天文数字,因为任何一场饭,鱼翅不过是一个开胃菜,没有办法只吃鱼翅这个宴席就算了。
为什么北京会成为这么大的,或者说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呢?因为我们知道,就人口来说,上海、重庆等等这些城市,可能它人口比我们更多,就商业活动的活跃程度来说,上海、广州这些地方商业活动也是极度活跃的,为什么北京会成为最大的市场,或者最少是成为最大的市场之一,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公布的宴请,有的时候是公款的宴请,可能占了很大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鱼翅作为饮食的所谓高档菜肴的符号,很可能是因为公务的宴请而带来的,因为主流的官府的饮食消费的文化,往往对商界,既有商界,又会对社会的饮食文化带来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这个是我特别关注的现象。
主持人:
好,谢谢王教授,稍候继续跟您连线。刚才我们说,北京是一个这么大的市场,这里面有一些是造假的鱼翅,合成的鱼翅,人们就要问了,那些真的鱼翅是从哪儿来的呢?
(播放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