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快讯摘要:1月11日央视报道,茂名高州市人民医院各科室的医生普遍存在收受医药代表药品回扣的问题,大部分药品回扣额在20%左右,节目还播出医生在车内拿回扣的画面。高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叶观瑞1月12日半夜才从北京赶回高州。1月14日,他向记者表示:“目前主要是市纪委在调查情况,省卫生厅也来人收集了一些资料,配合市纪委的工作。”记者了解到,茂名市纪委、检察、卫生、药监、物价等部门同时在调查。由于画面信息确凿,高州医院方面并未提出什么异议。不过在采访过程中,叶观瑞反复强调:“这件事情背景很复杂。”
扣率越小,价格空间越大
央视列示的回扣药品名单涉及上百种,举例的氨曲南粉针和甲地孕酮分散片这两种药品中,氨曲南进货价只有2.5元,中标价高达19.2元,而医院的售价则是22.08元。
进货价到中标价之间的价差,就是业内药品销售的灰色空间,业内称为“扣率”。氨曲南进货价为中标价的13%,即扣率为0.13,可称为“13扣”。
进货价/中标价=扣率,扣率越小,价格空间越大。医药行业不成文的“规矩”中,普药的扣率一般为20%。超过20扣,其价格弹性空间较少,无法开展“销售活动”。药价中的灰色空间一般分两部分,包括医院表面上赚得的“明扣”和医生所得商业贿赂的“暗扣”。根据央视采访的内容,高州市人民医院医生的暗扣一般为药价的20%到25%。
2010年5月和8月,卫生部部长陈竺两次批示“高州模式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优秀典型”。高州模式的核心就是药费低、医生不收红包、政府投入少。
对于涉嫌商业贿赂事件,叶观瑞表示:“药品价格都是省里定的,我们无法左右,只能按照中标价采购。只有部分医用耗材不是省级招标,医院可以把招标价压下来。”
而谈到被曝光的收受医药代表钱款行为,叶观瑞表示内部正在调查,“有的医生并不认可节目内容,也有舆论认为像是摆拍。”
同时,叶观瑞并不认同央视关于高州医院药费激增的说法。央视在节目中称,“统计显示,高州医院在病人没有明显增加到情况下,药费从2010年的2个亿涨到了2011年的2.5亿”。但节目并未提供统计出处。
2011年两会期间,高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钟焕清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2010年医院总收入为5.74亿元,药品收入占28%。”粗略计算,2010年药费为1.6亿元。
叶观瑞介绍:“我们自己统计,2011年药费占总收入的36.88%,2012年略微提高到.8%门诊病人数从2011年的8.7万增加到去年的10.7万,住院病人数从7.8万增加到8.1万。医院运营数据都是报到卫生厅的,我不知道央视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