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快讯摘要:对于解酒药的解酒以及护肝功能,东莞消化内科医师朱主任明确表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解酒药,也没有听说有解酒产品能对酒精进入身体产生副作用起到预防或阻断作用。现在市面上的解酒药,大都是通过加快肝脏的代谢从而达到解酒的功效。“这种方法的确会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但会给肝脏带来一定的负担,继而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岁末年终,各种各样的饭局接踵而至,喝酒更成为“家常便饭”。于是,各种各样的解酒药热卖,销量翻番。解酒药是否真的能成为酒桌上的“免醉金牌”?医学专家对此持有保留态度,表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解酒药,甚至有些解酒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过量食用反而伤害肝脏。而民间流传的大多数解酒偏方,对缓解酒后不适的作用有限,为了身体健康,喝酒要适度。
市场走访
岁末应酬多“解酒药”销量翻数倍
昨日,记者走访东莞市区4家不同品牌的零售药店,每一家都能找到三到四种号称有解酒保肝功效的“解酒药”,粗略计算约有10余个不同品牌,从十几元的解酒茶,到均价40元的咀嚼片,再到上百元的胶囊都有。
随后记者在多家网站输入“解酒药”字样,检出数千个相关产品的链接,胶囊、冲剂、片剂、咀嚼片,成分迥异、品种繁多。而产品的成分也各不相同,既有以蛋白粉、氨基酸、维生素、泛酸钙等为主要成分的“解酒药”,也有以枸杞子、葛根以及灵芝等中药为主的产品。
位于东城酒吧街一家药店的药店导购告诉记者:“解酒药有两种,一种是在喝酒前半小时吃的,一种是在喝醉后吃的。喝醉前吃的能保证喝多少都不醉,喝醉后吃的能够起到二十分钟解酒的效果,并且‘解酒药’还能起保护肝脏的作用。”导购人员同时还透露,“最近解酒药确实卖得很好,一次购买一盒的顾客都很少,有的都是几盒地买,一天卖十几盒很正常。”
而其余几家药店的情况大致也一样,据业内人士介绍,一到过年前,解酒药的销售就会翻上数倍,这一现象已经持续多年。除了药店外,东莞不少便利店也有销售,顾客提出需要时才从柜台里面拿出。
专家说法
解酒药原理是加快肝脏代谢
记者发现,解酒药的说明书多以“护肝解毒、加速解酒”为其主要功效,记者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却没有发现任何一种保健食品标注“解酒护肝”的功效。一位药监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国批准保健食品宣传功能只有27种,其中不包含保肝功能,而最接近的是“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对于解酒药的解酒以及护肝功能,东莞消化内科医师朱主任明确表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真正意义的解酒药,也没有听说有解酒产品能对酒精进入身体产生副作用起到预防或阻断作用。现在市面上的解酒药,大都是通过加快肝脏的代谢从而达到解酒的功效。“这种方法的确会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但会给肝脏带来一定的负担,继而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一些解酒药里的牡蛎粉,并没有药物治疗的作用,不仅不会起到很好的解酒功效,反而会对胃造成伤害。而含有葛根成分的解酒药,则是通过加速体液向外排出,使酒精随体液代谢出去,从而达到解酒的效果。
然而,有市民表示在食用一些解酒药后,酒量好像有一定的增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朱主任表示,这是受心理的影响,有些人吃了解酒药,自认为身体有了保护,就放开肚皮喝,容易给人酒量大增的假象;也有人因为服用解酒产品后再饮酒,少了恶心、泛酸的呕吐感,所以自认为这些解酒产品能够分解酒精、保护他们的肝脏。其实,大部分这些解酒药的最大效果,就是给喝酒人一种心理安慰。实际上,酒精在体内都需要一个代谢的过程,对肝脏的伤害也肯定是存在的。
民间解酒偏方靠谱吗
民间还流传着各种解酒偏方,它们到底靠不靠谱?中医保健专家郭勇表示,部分民间解酒法有一定理论依据,但由于人体内部的复杂环境和个体差异,实际效果不显著。根本办法还是少喝为好,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每日饮白酒不要超过五钱,红酒不超过一两。
偏方1浓茶解酒 (×)
喝过酒后人们常常会沏上一大杯的浓茶来解酒,殊不知,酒精、茶叶中的茶碱都具有兴奋作用,双重作用下,会加重心脏负担。浓茶还利尿,加深对肾脏的损害。因此浓茶解酒是不成立的。
偏方2喝酒前喝杯牛奶或酸奶(√)
这个方法很靠谱。喝酒之前半小时,喝瓶牛奶,最好是纯奶或者含糖的,可预防酒醉性胃炎和脱水症。饮加砂糖或蜂蜜的牛奶,既可促进乙醇分解,又能保护胃黏膜。由于脱水会使盐分丢失,可适量饮些淡盐水或补液盐。
偏方3平时多喝桑舒汤(√)
经常饮酒应酬的,日常可用桑椹子、益智仁等磨粉自制桑舒汤冲服。桑舒汤是中医经典方剂,酒前酒后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解酒保肝作用,同时减少酒精对肠胃的刺激。日常长期饮用还有养胃护肝,壮阳强身,舒肠胃及通便之效。此偏方靠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