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香港陷入奶粉饥荒 折射内地奶粉窘相

2013/2/18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医网快讯摘要:面对愈演愈烈的“奶粉荒”,本月初,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出台限制奶粉出境的新政每人每次最多可带1.8公斤奶粉出境,以一罐900克换算,这相当于两罐奶粉。

  春节前夕,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香港一些连锁超市看到,虽然雅培、惠氏等品牌奶粉仍有销售,但像“美赞臣”、“美素”、“牛栏”等深圳市民比较喜欢的牌子都没货。店里的营业员说,这种供应紧张的状态已经持续了两三个月,她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在各超市奶粉柜台前,失望而去的内地顾客络绎不绝。

  持续了两三个月之久的奶粉荒,不但影响到了像张丽这样来港买奶粉的深圳市民,也给香港本地市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惑。不少香港家长也不得不加入抢购奶粉的队伍,一些药房则趁机坐地起价,甚至出售奶粉时强制配售尿不湿和药物等商品。这几日,香港的报纸、地铁上的电视屏幕里都在长篇累牍地报道奶粉事件。

  2月1日,港府宣布出台限制奶粉出境的新措施,规定每人可带走净重不超过1.8公斤的奶粉,据悉,这一新措施将提交行政会议讨论,一旦获得通过,最快于本月底正式实施。

  另据媒体报道,此轮奶粉荒不仅限于香港,已经蔓延到澳门、台湾等地区。为了保证当地居民对奶粉的需求,澳门特区政府甚至宣布接受本地居民登记买奶粉,协助在澳门出生的1岁以下婴儿每月购得5罐畅销品牌的奶粉。

  香港此次出台限制奶粉离境的政策其实也直指水货客,正如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官员在电视上表示的,迫不得已出台这一措施,是因为水货客抢购造成的冲击已令香港奶粉零售供应链失效,若不采取这些措施,奶粉荒问题短时间难以得到解决。

  但也有深圳市民认为,新政并不能真正打击水货客。“水货客最惯常用的就是化整为零、人海战术”,在港货店里购买奶粉的吴先生分析道,以前雇一个人带奶粉,过关一次至少可以带4罐,假如现在只能带两罐的话,那原来4罐的人工成本就要分摊到两罐里面,因此,限制奶粉出境的政策只会继续推高港货店里港版奶粉的价格。

  香港媒体的数据显示,2011年,香港奶粉的进口量较2006年相比已经增加了10倍,但同期,香港婴儿的出生率却呈下降趋势。显然,随着自由行范围扩大及“一签多行”政策的实施,特别是网络代购业的兴起,香港市场上的婴幼儿奶粉已经成了很多内地妈妈的首选。

  一位国产品牌奶粉的代理商分析,表面上看来,香港出现奶粉荒是因为水货客的泛滥和港货店囤货,实际上反映的是国人对国内乳品行业普遍的不信任。虽然自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家对婴幼儿奶粉的监管措施已经非常严格,但内地乳品企业仍面临着信用危机,仍要实实在在地从奶源控制、加工技术、产品检测和经营诚信等诸多环节做好产品,重新树立令人信任的品牌形象。

  随着奶粉荒的愈演愈烈,部分香港奶粉商宣布在农历新年前增加供应,美素奶粉的供货商表示,该公司预计春节前及假期需求将增加,供货量会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至100万罐。

推荐阅读:

海外奶粉抢购潮愈演越烈 婴儿奶粉库存告急

香港将限制奶粉出境 每人或只能带走2罐

卫生部:已对新西兰奶粉进行检测 结果仍在论证

新西兰奶粉“涉毒”暴露进口食品风险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218/90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