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养老金双轨制加大贫富差距 引发多名代表抗议

2013/3/14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医网快讯摘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也证实了“改革养老金双轨制,不能再拖下去了!”全国人大代表刘翔浩认为,养老金双轨制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在被调查者中,75.4%的职工养老金低于2000元,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却都高于4000元。其中,在2011年8月,被访者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万元,相差50倍。

  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认为,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且公务员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显然有失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感受更加明显。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学告诉记者,一位拥有40多年工龄、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级人才,退休后养老金却是他在政府机关退休的大学同学的四分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张泽熙则认为,尽管国务院连续9年给企业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但由于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基数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数水平,因此,同比例增长养老金,企业退休职工依然跟不上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增长幅度,绝对值之间的差异不是缩小了,而是增大了。

  “养老并轨喊了那么多年,也搞了5个试点,可总体进展缓慢,为什么?”全国政协委员李志军指出,养老双轨制的根源还是在于行政体制中的“隐形障碍”政府机关既是退休养老金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受影响者。因此,只有在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上有所突破,实现政事彻底分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养老金“双轨制”才能从根本上破解。

  “养老金双轨制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改革势在必行。”李志军委员表示,事业单位改革牵涉面非常广,是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据了解,目前我国约有126万个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约4000万名(含退休职工),规模庞大,“这部分职工的权益也应该保护。”

  许多代表委员表示,改革养老金双轨制不是把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拉下去,而是将企业职工养老金提上来。加快制订到2020年为止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接轨计划,提出具体改革目标、时间进度和主要举措,尽快落实责任,确保养老体制改革在规划期内取得重大突破。

推荐阅读:

台湾养老新政策:试办以房养老政策

农民养老:千万农民工养老问题有待解决

养老金待遇差距50倍 制度问题还是生活水平差距

民政部:失独夫妇面临失保就医养老难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314/918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