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乱象丛生 权威“认钱”不需认证

2013/3/28 来源:医网病友论坛a-A+

  医网快讯摘要:今年3·15期间《贵州茅台酿酒原料“假有机”真相调查》 ,一时舆论哗然,撕开了有机食品造假的冰山一角。庞大的市场需求和真正有机食品的稀缺,已造成了有机食品市场鱼龙混杂。记者从多位专家处了解到,有机农产品的产量很低,有机食品常年缺口在30%左右时,一直以来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而缺口之下,市场上两类虚假有机食品风行,一类是“假有机”食品,另一类是已经认证的“伪有机”食品。有机食品造假乱象丛生,与“假认证,乱发证,缺乏后续跟踪”的监管缺失大有干系,“花钱买认证”趋势愈演愈烈。

  鱼龙混杂

  有机供应缺口达30%

  “现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有机食品售卖,还经常搞团购,价格低廉,我一直感到奇怪,这些大量的低价的有机食品都是哪来的?” 北京欧阁有机农庄科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丛红疑惑地说。

  谈到中国的有机农业,陈丛红是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曾有媒体用“陈丛红的个人经历几乎就是一部中国的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简史”来形容她。

  “有机农产品销售前要有至少三年的转换期,种植过程中,化肥完全禁用,杀虫剂完全禁用,全部依靠人工方式组织除草,因此有机农产品的产量是很低的,比起使用化肥农药种植的作物,产量只有其60%-70%,一直以来有机食品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陈丛红表示。

   认证“认钱”

  未额外付费被刁难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从事有机食品认证的机构不到30家,其中从事国标认证的有23家。这些机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农业部、环保部等政府部门的背景的、也有挂靠在名牌大学旗下的,有国家事业单位的,也有单纯民营的。

   比如根据OFDC的认证标准,有机灌溉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GB5084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这项标准对于灌溉水质有29项严格的控制指标,对于每升水里所含的生化需氧量、全盐量、各种化合物和重金属元素,都有明确规定。并且有机地块的排灌系统须与常规地块隔离,保证常规用水不会渗入有机地块。

  这一阶段100亩左右的项目至少需要花费1.5万元,但事实上认证企业需要花费的远不止这些。

  “按照规定,检测人员应该至少在定苗后才出具报告,但是有些机构,只要关系到位、银子够足,种子还没播种就直接通过,更有甚者不去现场勘查,只在宾馆里看看申报材料就放行。为了拿到这张准生证,很多企业不得不缴纳名目繁多的费用,以此保过。另一方面,那些没有额外付费或是没有给下来的检测人员足够红包的,则被随便找个借口刁难”,张明表示。

   山东省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所长宋心仿在今年全国两会时表示:在巨大利益诱惑下,有机食品一时成为各方争夺的利益蛋糕,乱象丛生。“花钱买认证”有愈演愈烈之势,使大量的不符合规定的生产商通过这些机构进入有机食品市场,制造了混乱。

推荐阅读:

京津冀雾霾检出危险有机化合物

乐活氏历练有机行业真金

食用有机肉感染弓形虫风险更高

大棚菜地土壤污染严重 很难产出有机菜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328/93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