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网快讯摘要:中国国家工商总局等八部门22日启动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行动。据了解,此次专项整治的对象是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宣称具有治疗作用的保健用品广告。
为期三个月的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即将展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22日就此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工商部门将出重拳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宣传活动,坚决遏制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屡禁不止、重复发布的现象。
问:这次专项整治行动瞄准了虚假违法医药广告。我们也发现,在工商总局定期发布的违法广告公告中,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占了大多数。医药领域为何成了虚假违法广告宣传的“重灾区?
答:近年来,工商总局等12部门每年都联合部署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查处和惩治了一批虚假违法广告和违法主体,广告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利益驱动、诚信缺失等原因,与其他类别广告相比,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仍然屡禁不止、屡查屡犯,群众举报投诉多,社会反映强烈。
媒体是广告发布的主要载体。目前,90%以上的广告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总体上看,绝大部分大众传播媒介单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认真履行法定的广告审查义务,积极预防了虚假违法广告的发布。但是,确有一些媒体,尤其是都市报和地市级以下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部分互联网站,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弃广告审查职责,甚至默许放任虚假医药违法广告的发布,也致使部分地区、部分媒体虚假违法医药广告屡禁不止。
问: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
答:医药广告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真实、科学的医药广告,有利于引导消费者合理安全用药和看病就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给人民群众就医用药带来安全隐患,扰乱医药市场秩序,损害媒体公信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