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洗澡会导致猝死 科学洗澡有方

2013/5/20 来源:太平洋女性网a-A+

  医网快讯摘要:洗澡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天中极其重要的部份,洗澡大概是我们告别一天忙碌活动的前奏,这时候你可以一个人尽情享受,都只能令你放松一天紧绷的精神及情绪,然而你注意了没有,有一些时候是不适宜洗澡的,会导致身体的不良反应。

  1、劳动后不宜立刻洗澡

  不管是脑力劳动后还是体力劳动,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造成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

  2、发烧时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3、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以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发生虚脱。

  4、酒后不宜洗澡

  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浑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5、饱餐后和饥饿时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浑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饥饿时洗澡易造成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实际上,洗澡并不只是清洁身体的小事,也算得上一种运动,暗藏着许多养生祛病的小技巧。除了注意以上的几点洗澡禁忌外,如果洗澡时有针对性地多花点心思,就能达到防病养生的功效。

  饭前30分钟冲洗肚子增强食欲

  胃口不好、食欲不振的人可有意识地在饭前30分钟洗澡,用热水刺激胃部,待身体暖和后,再用温水在胸口周围喷水,每冲5秒休息1分钟,重复5次;

  如果有浴缸,可以先在热水中泡一会,同时进行腹式呼吸,从鼻子吸气,让腹部鼓起,然后从口吐气,再用稍温的水冲冲腹部,这种交替刺激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

  胃酸过多、胃溃疡者,在热水中浸泡3~4分钟,可控制胃酸分泌。

  冲洗疼痛部位可逐渐打通血淤

  对于风寒、血淤造成的慢性肌肉损伤、局部僵硬疼痛等问题,也可用洗澡疗法。

  淋浴时以40℃的热水在疼痛部位喷上10分钟左右,特别是容易疼痛的如头、肩和腰等部位,可以边冲边做舒展运动、前后左右转动,可逐渐打通血淤,促进血液循环。

  因提重物或受撞击而闪了腰的人,伤后不宜马上洗澡,否则会加剧疼痛。应于疼痛缓解后,在40度的热水中泡10~20分钟,有助于消炎止痛。

  洗澡时大口呼吸 缓解便秘

  每到季节变换、劳累时,不少人都容易出现功能性便秘的症状。

  除了日常的生活调理外,洗澡时可以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并重点淋浴腹部,可增进气血流动,加强血液循环,有缓解便秘和防治痔疮的效果。

  对于神经性便秘的患者,可沿着肠部用40度的热水冲3分钟左右,再用25度的温水冲10秒钟,反复5次左右。

  搓搓脸洗掉疲劳

  由于面部分布着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神经,偶尔搓一搓脸,人马上就神清气爽起来。苏云明表示,在洗澡时搓搓脸,热水能更好地刺激面部神经。

  在摩擦和水温双重作用下,面部血管遇热扩张变粗,血液循环加快,舒展表情肌,可促进新陈代谢,保持面部的紧实红润,长期坚持可防止面神经炎、视力减退。

 

推荐阅读:

老妇抛尸吸毒猝死毒友 被刑拘

美科学家克隆出人类胚胎干细胞

奥美中国一员工猝死 办公室大喊一声倒地

粤医生科学援疆 建研究平台服务结核病重灾区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520/95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