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发现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2013/5/31 来源:南方都市报a-A+

  医网快讯摘要:禅城卫计局昨日通报,经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医院临床诊断,5月29日确定发现今年佛山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患者属于轻症,目前已退热,生命体征平稳,但仍需留观一周左右。“监测数据显示,5月平均布雷图指数达到9.95,环比4月增长近一倍。蚊密度值增长,意味着登革热病例出现的机会较大。”禅城疾控中心副主任何炳欣介绍。

  去马来西亚感染登革热

  5月28日17时,一名43岁男子自称发烧不适,前往市一医院就诊,医生发现患者出现发烧、关节疼痛及身上出皮疹等症状,而且刚从登革热疫区的马来西亚出差归来。

  “当时发现白细胞数有点低,患者自述病前有明显蚊虫叮咬史,我们立即报告疾控部门采血检测显示IgM抗体。”市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龙辉介绍。经过市区两级疾控部门检测发现,患者IgM抗体阳性,诊断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据了解,目前患者已退热,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中。按规定,他仍需住院隔离治疗,直到发热症状消退。

  医院周边为密切监测区

  “一些人前往东南亚等地旅游,被当地已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回国后体内带有登革热病毒。当他们被佛山蚊子叮咬后,佛山蚊子就会感染登革热病毒,通过繁衍、叮咬再传播给其他人登革热病毒。”市疾控中心疾控科科长杨泽峰介绍,人类被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即使感染病毒也不一定会发病,视个体抵抗力而定。

  记者在市一医院感染科看到,患者正在负压病房休息,除了上洗手间,全程被蚊帐罩着,减少佛山蚊子与其接触。根据患者自述回国后活动情况,区疾控中心、区中心医院开展对玫瑰社区、金碧花园等市一医院周边社区人群的登革热症状监测,监控重点时段为6月8日至6月22日。

  同时,卫生部门以市一医院为中心,在100米半径划区,在北至季华路,东至文华中路,南至绿景二路,西至金澜北路的重点区域开展防控工作,力争3天内将成蚊密度、布雷图指数控制在5%以下,并维持3周。

  [数说]

  禅城5月平均蚊密度环比约倍增

  去年禅城发生登革热疫情,波及范围广,完全消灭带毒蚊虫难度极大,今年再现疫情的可能性很大。目前佛山暂未发现原发性登革热病例。

  禅城疾控中心副主任何炳欣介绍,近期蚊密度有明显升高趋势,5月平均蚊密度指标布雷图指数达到9.95,比4月的5.36增长近一倍。佛山蚊子繁殖高峰在5-11月,蚊密度峰值在5-7月,也是登革热高发期,市民需防蚊灭蚊。卫生部门提醒,近期去东南亚旅游者要小心登革热,一旦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报告。

 

推荐阅读:

广东首例完全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空肠...

佛山抽检13家大米铺 3513公斤不...

佛山3月也抽检到问题大米 至今未公布

广州增城检出首例疑似H7N9样品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531/956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