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部分巧克力铜超标 或致中毒

2013/8/2 来源:新快报a-A+

  医网快讯摘要: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6月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不合格食品涉及12类,主要是饮料类、酒类和糕点饼干类,其中明治、乖乖、好时等品牌的巧克力产品因铜超标和违规使用化学物等原因被销毁或退货。

  记者走访广州市场后,并未发现这两款产品在出售,但记者查询国内大型知名的电子购物网站却发现,有同样品名的不合格明治巧克力正在出售,由于产品生产日期和批次不明,是否与质检总局检出不合格的明治巧克力属同一批次,不得而知。

  明治回应超标产品是日本产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的进口食品86批不合格食品,涉及12类,主要是饮料类、酒类和糕点饼干类,来自23个国家、地区,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和品质等项目为主要不合格原因。其中,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进口自美国,由H.B.Reese Candy Co生产的好时花生牛油巧克力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没食子酸丙酯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被销毁。珠海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进口自日本,由株式会社明治生产的明治盒装72%朱古力因铜超标被销毁。厦门允全商贸有限公司进口自中国台湾地区,由乖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乖乖巧克力脆片因违规使用化学物质滑石粉遭退货。据国家质检总局介绍称,上述不合格产品均未进入内地市场。

  新快报记者前日致电明治巧克力生产商明治制果(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接线工作人员表示,明治制果在中国销售的巧克力产品,都是由明治在上海的工厂生产的。“公司现在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除了一款明治乐喜饼干条是在印度尼西亚生产的外,其他产品全部是在上海这边的工厂生产的。”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进口的明治巧克力出现了问题,上海公司这边不是很清楚。至于产品为什么会出现铜超标的现象,该工作人员称只能由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回答。稍后致电记者表示,技术人员称由于这款产品是日本生产的,所以上海公司这边不是很清楚为何会铜超标。

  另一款不合格产品好时巧克力的国内销售商——好时食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则表示,好时在国内的巧克力产品并非全部美国进口的,该公司销售的好时巧克力就是由其国内工厂生产的,但具体工厂的所在位置则无法透露。

  新快报记者走访广州各大超市发现,并无这两款被检出不合格的明治巧克力和好时巧克力出售。但在国内大型电子购物网站淘宝上,却有这款明治盒装72%朱古力出售。且从外包装来看,这款巧克力包装上文字均为日文,应为日本原装进口产品,有销售商对于生产日期和产品批次标注也不明确,仅称“见于包装”,很难分辨是否与质检总局检出不合格的明治巧克力属同一批次。

  巧克力铜超标若吃多或致中毒

  一名巧克力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国内生产的巧克力都比较少出现铜超标的现象。“根据国家标准,糖果里面的铜检出含量不得超过10ppm,而巧克力里面则不得超过15ppm。之所以还会允许被检出,是因为早年糖果和巧克力的生产设备有些是铜制的,但这几年糖果生产工厂的设备一般都是不锈钢的,如果出现铜超标,一般都是生产设备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国内已经很少出现,因为用铜的设备很少了。”这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由于铜属于一种重金属,如果食品中铜超标的话肯定对身体不好。

  有营养健康专家向记者表示,铜稍微偏高对人体影响不大,因为健康人的肝脏排泄铜的能量极强。但如铜偏高量较大,则可能铜中毒,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特别是一些可溶性铜盐,如果一次进入人体过多,会引起中毒。由于铜代谢的紊乱,引起这种金属在肝、脑等组织中沉积,当体内铜过剩时可引起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其症状类似于急性肝病,出现脑共济失调。铜中毒时可发生溶血、血红蛋白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以及脑组织病变等。至于另一款不合格产品知名巧克力产品好时花生牛油巧克力,据食品添加剂专家介绍,违规使用的化学物质没食子酸丙酯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都是抗氧化剂,主要是为了防止油脂有哈喇味。其中,没食子酸丙酯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是提高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有研究表明,该物质摄入过量容易致癌。

推荐阅读:

男女疑因中毒双双裸死车中

女子担心食品安全自种野菜 一家三口吃...

夏日饮水要防止“水中毒”

乱用雄黄 需要警惕砒霜中毒

大学生蚊叮130个包后导致中毒

九成儿科医生曾接诊儿童药物中毒

泸州怀孕妇女与侄女吃肯德基后双双中毒

驱蚊水和防晒霜同时使用会导致中毒?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0802/97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