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维生素D3 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2013/10/21 来源:新快报a-A+

  医网快讯摘要:临床研究发现,维生素D3可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心肌肥厚和心肌细胞增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保护作用。维生素D3缺乏可使血管硬化、神经变性,增加罹患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的危险。

  在前不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行的重阳节义诊活动上,来了不少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他们不是替父母来咨询,而是为自己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前来问诊。

  40岁的罗生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者,节后的连续加班让他非常劳累。上周一天晚上,罗生洗澡后突然感到剧烈头痛,没一会儿开始恶心呕吐,口角歪斜、流口水,右侧肢体不能动,说不出话来,随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家属发现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医生检查发现,罗生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为166毫米汞柱,舒张压为120毫米汞柱。急诊CT检查还发现,罗生颅内出血30毫升,且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这是典型的脑中风。事后罗先生很不解,中风是老年人才得的病,怎么自己才40岁就中风了?

  缺乏维生素D3 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告诉记者,脑卒中,俗称中风,通常有下面几大原因:饮食食谱改变,高蛋白质、高脂肪等高热量食品摄入过多;有饮酒、吸烟等不良嗜好;驾驶汽车出行或伏案久坐者较多,运动量过少;生活及工作压力过大,竞争激烈,经常情绪紧张。这些都会引发全身血管病变,成为中风的危险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常常被忽略——缺乏维生素D3!“很多人都知道,小朋友要多晒太阳,日晒可以将体内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促进钙的吸收。但成年人往往不重视晒太阳,也不知道要补维生素D3。”陆正齐说,25二羟维生素D3除调节人体内钙磷平衡外,对心血管系统还具有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发现,维生素D3可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心肌肥厚和心肌细胞增殖;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保护作用。维生素D3缺乏可使血管硬化、神经变性,增加罹患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的危险。

  “北方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南方人,还与北方长期雾霾,居民日晒不足,缺乏维生素D3有关。”陆正齐说,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残和死亡的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85%,并有年轻化趋势。其中40-60岁人群占40%。很多年轻人自认为身强体壮,认为只有老年人会患脑血管病,往往忽视健康体检,也是导致年轻人中风发病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

  中风预警:头昏眼花焦虑抑郁睡眠不好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使自己不中风?在中风临发生前悬崖勒马?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患者都是中风发作了才来看病,其实,在中风发作之前,早有一些蛛丝马迹,早期介入治疗效果大不一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卒中预警门诊邱伟副教授告诉新快报记者,发生以下症状,可视为卒中预警信号,应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测。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视力改变——眼前发黑、失明;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肢体乏力、偏身麻木、口角歪斜、口齿不清、记忆力下降、走路不稳。TIA患者7天内的中风风险为4%-10%,90天内的中风风险为10%-20%,90天内TIA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总的风险高达25%。所以,TIA是严重的、需要急干预的卒中预警事件。

  2.头痛、眩晕、反应迟钝、睡眠障碍等,需要到中风预警门诊就诊。

  3.50岁以上男性或55岁以上女性,具有一项以上危险因素,即使没有上述症状,也推荐中风预警门诊就诊,进行脑动脉硬化情况筛查。

推荐阅读:

沉迷上网导致中学生患上中老年疾病

五大处方可降低心血管病早死率

饮酒过度会产生酒精依赖 易致精神性的...

沉迷上网导致中学生患上中老年疾病

国庆长假急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增三...

美癌症学会:没有科学证据证实拔火罐能...

节日期间易高发疾病及急救实用要领

孩子突发疾病交警紧急救助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ewsos1”、在线问答“ask_doctor”
分享:
本文来源:http://m.ew86.com/news/jdxw/20131021/981642.html